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直纹曲面表面结构检测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零件表面结构检测技术现状 | 第11-14页 |
1.3 多轴系统定位方法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4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1.4.1 课题来源 | 第16页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针对直纹曲面的表面结构检测方法及装置 | 第18-32页 |
2.1 直纹曲面与表面结构检测 | 第18-21页 |
2.1.1 曲面中的直纹曲面及其型面特征 | 第18-20页 |
2.1.2 表面结构及标准检测方法 | 第20-21页 |
2.2 针对直纹曲面表面结构的标准检测方法及测点定位问题 | 第21-24页 |
2.2.1 直纹曲面表面结构标准检测方法 | 第21-23页 |
2.2.2 常用表面结构检测仪的测点定位问题 | 第23-24页 |
2.3 检测直纹曲面表面结构的探头六自由度定位系统 | 第24-27页 |
2.3.1 定位系统结构形式及测量原理 | 第24-25页 |
2.3.2 六自由度定位系统的组成及实现方式 | 第25-27页 |
2.4 六自由度定位系统探头定位精度影响 | 第27-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检测直纹面表面结构的探头定位原理与方法 | 第32-63页 |
3.1 直纹曲面的数学模型与UV纹理坐标 | 第32-34页 |
3.1.1 直纹曲面的数学模型 | 第32-33页 |
3.1.2 直纹曲面UV纹理坐标 | 第33-34页 |
3.2 直纹曲面表面待测点定位方法 | 第34-42页 |
3.2.1 OpenGL技术及 3DS模型文件 | 第34-40页 |
3.2.2 基于模型交互的屏幕光标定位待测点 | 第40-41页 |
3.2.3 基于模型交互的数值输入定位待测点 | 第41-42页 |
3.3 直纹曲面表面待测点的定位算法 | 第42-48页 |
3.3.1 待测件 3DS模型文件读取 | 第42-44页 |
3.3.2 工件模型的交互显示与三角面片拾取 | 第44-47页 |
3.3.3 射线求交法拾取待测点坐标 | 第47-48页 |
3.4 探头六自由度定位的实现 | 第48-61页 |
3.4.1 探头六自由度定位的运行流程 | 第48-49页 |
3.4.2 基于多体系统理论的定位系统逆运动学分析 | 第49-58页 |
3.4.3 直纹曲面表面结构测量中原点的确定 | 第58-6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四章 定位系统的控制软件开发与实验验证 | 第63-81页 |
4.1 定位系统的控制软件概述 | 第63-65页 |
4.1.1 控制软件开发环境搭建 | 第63-64页 |
4.1.2 控制软件总体功能设计 | 第64-65页 |
4.2 待测点定位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65-68页 |
4.2.1 工件模型的导入与动态显示 | 第65-66页 |
4.2.2 基于模型交互的屏幕光标定位待测点 | 第66-68页 |
4.2.3 基于模型交互的数值输入定位待测点 | 第68页 |
4.3 探头定位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68-74页 |
4.3.1 探头定位模块的运动控制 | 第68-70页 |
4.3.2 系统单轴定位功能 | 第70-71页 |
4.3.3 系统群组定位功能 | 第71-72页 |
4.3.4 系统外部驱动定位功能 | 第72页 |
4.3.5 探头自动定位测量功能 | 第72-74页 |
4.4 控制软件测试与定位系统定点测量实验 | 第74-80页 |
4.4.1 控制软件的运行测试 | 第74-75页 |
4.4.2 定位系统定点测量实验 | 第75-8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1-83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81-82页 |
5.2 前景展望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