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果树园艺论文--浆果类论文--其他论文

蓬蘽悬钩子和苏枸杞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附件第3-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英文缩略表第12-13页
第一章 引言第13-19页
    1.1 资源概况第13-14页
        1.1.1 树莓资源概况第13-14页
        1.1.2 枸杞资源概况第14页
    1.2 树莓与枸杞的营养保健价值第14-15页
        1.2.1 树莓的营养保健价值第14-15页
        1.2.2 枸杞的营养保健价值第15页
    1.3 树莓和枸杞组织培养概况第15-18页
        1.3.1 树莓的组织培养概况第15-16页
            1.3.1.1 外植体的选择第16页
            1.3.1.2 消毒剂的选择第16页
            1.3.1.3 培养基的选择第16页
        1.3.2 枸杞的组织培养概况第16-17页
        1.3.3 组织培养中常见的问题第17-18页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8-19页
第二章 蓬蘽悬钩子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第19-35页
    2.1 材料和方法第19-22页
        2.1.1 材料与处理第19页
            2.1.1.1 试验材料的采集第19页
            2.1.1.2 试验材料的预处理第19页
            2.1.1.3 试验器械的准备第19页
        2.1.2 初代培养方法第19-20页
            2.1.2.1 不同消毒时间对外植体的影响第19-20页
            2.1.2.2 初代培养基本培养基的筛选第20页
            2.1.2.3 不同木质化程度对外植体萌芽能力的影响第20页
            2.1.2.4 不同取材时间对外植体培养能力的影响第20页
            2.1.2.5 组培苗污染的防治第20页
        2.1.3 继代增殖培养第20-21页
            2.1.3.1 6-BA和KT对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第20-21页
            2.1.3.2 6-BA和NAA不同浓度组合对增殖的影响第21页
            2.1.3.3 不同继代次数对蓬蘽悬钩子增殖效果的影响第21页
        2.1.4 壮苗培养第21页
        2.1.5 生根培养第21-22页
            2.1.5.1 瓶内生根第21-22页
            2.1.5.2 瓶外生根第22页
        2.1.6 炼苗移栽第22页
        2.1.7 当年苗木生长发育状况调查第22页
        2.1.8 培养条件第22页
        2.1.9 数据分析第22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2-31页
        2.2.1 初代培养第22-26页
            2.2.1.1 不同消毒时间对外植体的影响第22-23页
            2.2.1.2 初代培养基本培养基的筛选第23-24页
            2.2.1.3 不同木质化程度对外植体萌芽能力的影响第24-25页
            2.2.1.4 取材时间对外植体培养能力的影响第25页
            2.2.1.5 组培苗污染的防治第25-26页
        2.2.2 继代增殖培养第26-28页
            2.2.2.1 6-BA和KT对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第26-27页
            2.2.2.2 6-BA和NAA浓度组合对增殖的影响第27-28页
            2.2.2.3 继代次数对蓬蘽悬钩子增殖效果的影响第28页
        2.2.3 壮苗培养第28-29页
        2.2.4 生根培养第29-30页
            2.2.4.1 瓶内生根第29-30页
            2.2.4.2 瓶外生根第30页
        2.2.5 炼苗移栽第30-31页
        2.2.6 当年苗木生长发育状况调查第31页
    2.3 讨论第31-35页
        2.3.1 外植体的选择第31-32页
        2.3.2 外植体的消毒第32页
        2.3.3 组培苗污染的防治第32页
        2.3.4 基本培养基的筛选第32-33页
        2.3.5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不定芽增殖的影响第33页
        2.3.6 继代次数对组培苗的影响第33页
        2.3.7 生根培养第33-35页
            2.3.7.1 瓶内生根第34页
            2.3.7.2 瓶外生根第34-35页
第三章 苏枸杞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第35-39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5-36页
        3.1.1 试验材料第35页
        3.1.2 试验方法第35-36页
            3.1.2.1 无菌材料的获得第35页
            3.1.2.2 增殖培养第35页
            3.1.2.3 生根培养第35页
            3.1.2.4 培养条件第35-36页
            3.1.2.5 数据处理第36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6-37页
        3.2.1 增殖培养第36页
        3.2.2 生根培养第36-37页
        3.2.3 炼苗移栽第37页
    3.3 讨论与小结第37-39页
        3.3.1 讨论第37-38页
        3.3.2 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结论第39-40页
附录一第40-43页
附录二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50页
致谢第50-51页
作者简历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臭氧氧化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的影响
下一篇:梗阻性结直肠癌治疗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