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6页 |
1.1 物联网 | 第11-15页 |
1.1.1 物联网的发展与应用 | 第11-14页 |
1.1.2 物联网架构 | 第14-15页 |
1.2 无线自组网 | 第15-19页 |
1.2.1 无线自组网的概念以及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2 无线自组网特点 | 第17-18页 |
1.2.3 无线传感网 | 第18-19页 |
1.3 异构型无线自组网 | 第19-23页 |
1.3.1 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3.2 网络架构与节点特点 | 第21-22页 |
1.3.3 异构型自组网的研究热点 | 第22-23页 |
1.4 选题背景和研究目标 | 第23-25页 |
1.4.1 选题应用背景 | 第23-24页 |
1.4.2 研究过程以及实现目标 | 第24-25页 |
1.5 论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5-26页 |
第二章 异构型无线自组网通信协议分析 | 第26-34页 |
2.1 引言 | 第26页 |
2.2 无线自组网通信协议体系 | 第26-29页 |
2.2.1 物理层 | 第27页 |
2.2.2 数据链路层 | 第27页 |
2.2.3 网络层 | 第27-28页 |
2.2.4 传输层 | 第28-29页 |
2.2.5 应用层 | 第29页 |
2.3 无线自组网路由协议 | 第29-31页 |
2.3.1 路由协议的分类 | 第29-30页 |
2.3.2 路由协议设计关键因素 | 第30-31页 |
2.4 AODV路由协议及其优缺点 | 第31-32页 |
2.5 通信协议的实际需求 | 第32-3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异构型无线自组网通信协议设计 | 第34-60页 |
3.1 基于实际应用背景下的分析 | 第34-36页 |
3.1.1 异构型自组网节点实质 | 第34页 |
3.1.2 基本通信协议制定 | 第34-36页 |
3.2 异构型自组网通信协议传输控制机制 | 第36-38页 |
3.2.1 证实重发机制 | 第36-38页 |
3.2.2 扔包处理机制 | 第38页 |
3.3 节点性能评估方式 | 第38-39页 |
3.4 节点的路由表设计 | 第39-41页 |
3.5 路由发现过程 | 第41-49页 |
3.5.1 路由风暴的避免 | 第41页 |
3.5.2 路由请求报文数据格式定义 | 第41-43页 |
3.5.3 路由请求过程 | 第43-45页 |
3.5.4 路由回复报文数据格式定义 | 第45-47页 |
3.5.5 路由回复过程 | 第47-49页 |
3.6 基于心跳检测的路由表维护 | 第49-53页 |
3.6.1 Hello报文和路由错误报文格式定义 | 第49-51页 |
3.6.2 Hello报文解析与路由错误过程 | 第51-53页 |
3.7 数据通信 | 第53-57页 |
3.7.1 数据通信报文格式定义 | 第53-55页 |
3.7.2 数据通信过程 | 第55-57页 |
3.8 AODV通信协议的改进以及可扩展性 | 第57-59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四章 异构型自组网通信协议测试软件设计 | 第60-74页 |
4.1 软件开发难点 | 第60页 |
4.2 软件整体框架设计 | 第60-62页 |
4.3 通信协议软件模块设计 | 第62-69页 |
4.3.1 主功能界面 | 第62-63页 |
4.3.2 Linux和Windows下节点开机初始化 | 第63-64页 |
4.3.3 文件日志记录及控制台实时显示功能 | 第64-65页 |
4.3.4 自组网节点接口设计与实现 | 第65-67页 |
4.3.5 路由表设计和维护 | 第67-69页 |
4.4 通信协议软件实现和运行中的关键工作 | 第69-71页 |
4.4.1 本地二进制文件 | 第69页 |
4.4.2 软件系统全局常量和变量定义 | 第69-70页 |
4.4.3 通信协议报文的打包和解析 | 第70-71页 |
4.5 软件开发中的设计模式 | 第71-7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五章 异构型自组网通信协议测试 | 第74-85页 |
5.1 测试方案制定 | 第74-76页 |
5.2 异构型自组网通信协议基本功能测试 | 第76-81页 |
5.2.1 节点初始化 | 第76页 |
5.2.2 路由发现测试 | 第76-78页 |
5.2.3 路由表查询测试 | 第78-79页 |
5.2.4 发送文本数据测试 | 第79-80页 |
5.2.5 路由维护测试 | 第80-81页 |
5.3 异构型自组网通信协议应用测试 | 第81-82页 |
5.3.1 请求无线组网中不存在或者不可达节点 | 第81-82页 |
5.3.2 中间节点代替目标节点发送路由回复 | 第82页 |
5.4 协议传输速率测试 | 第82-83页 |
5.5 测试结果总结 | 第83-8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5-88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85-86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附录 | 第93-98页 |
1. 实验器材及场景 | 第93-94页 |
2. 顺舟科技SZ05-ADV无线ZigBee模块配置参数说明 | 第94-95页 |
3. Tiny210 Arm开发板文件部署Shell脚本 | 第95页 |
4. 路由通信协议算法英文缩写和中英文全称列表 | 第95-96页 |
5. 路由发现节点日志输出 | 第96-97页 |
6. 文本数据发送节点日志输出 | 第97-9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98-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