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1963年职业教育法》制定与调整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7页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概述 | 第10-15页 |
1.外国学者的研究 | 第10-13页 |
2.中国学者的研究 | 第13-15页 |
(三)研究意义与方法 | 第15-17页 |
一、《1963 年职业教育法》出台的背景 | 第17-27页 |
(一)美国职业教育法的历史渊源 | 第17-20页 |
1.1862 年《莫里尔法案》 | 第17-18页 |
2.1917 年《史密斯-休斯法案》 | 第18-19页 |
3.1946 年《乔治-巴登法》 | 第19-20页 |
(二)60 年代初美国的经济和社会形势 | 第20-27页 |
1.科技革命与就业结构的调整 | 第20-22页 |
2.人力资源理论的产生和应用 | 第22-23页 |
3.富裕社会中存在的贫困问题 | 第23-25页 |
4.教育领域对传统的挑战与变革 | 第25-27页 |
二、《1963 年职业教育法》的制定与主要内容 | 第27-41页 |
(一)《1963 年职业教育法》的制定过程 | 第27-32页 |
1.《变化中的就业市场与职业教育》报告的出台 | 第27-29页 |
2.法案在参众两院的博弈 | 第29-32页 |
(二)《1963 年职业教育法》的主要内容 | 第32-36页 |
1.财政拨款 | 第32-33页 |
2.适用范围 | 第33-34页 |
3.管理方式 | 第34-35页 |
4.对《史密斯-休斯法》和《乔治-巴登法》的修正 | 第35-36页 |
(三)《1963 年职业教育法》实施效用 | 第36-41页 |
1.效果考察 | 第36-38页 |
2.存在问题 | 第38-41页 |
三、《1963 年职业教育法》的调整 | 第41-51页 |
(一)《1968 年职业教育修正案》 | 第41-46页 |
1.出台背景 | 第41-43页 |
2.主要内容与效用 | 第43-46页 |
(二)《1976 年职业教育修正案》 | 第46-51页 |
1.出台背景 | 第46-48页 |
2.主要内容与效用 | 第48-51页 |
结语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后记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