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

利益衡平视角下森林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一、绪论第10-22页
    (一)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第10-12页
        1. 研究缘起第10-11页
        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2-19页
        1. 国内研究动态及现状第12-17页
        2. 国外研究动态及现状第17-19页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9-20页
        1. 基本思路第19-20页
        2. 研究方法第20页
    (四) 主要创新与研究展望第20-22页
        1. 主要创新第20-21页
        2. 研究展望第21-22页
二、森林生态利益补偿的法理分析第22-28页
    (一) 相关概念界定第22-26页
        1. 资源利益与环境利益第22-23页
        2. 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第23-24页
        3. 资源有偿使用与生态补偿第24-26页
    (二) 生态利益的冲突第26-28页
        1. 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冲突第26-27页
        2. 私人利益与地区利益的冲突第27-28页
三、森林生态利益衡平的理论基础第28-39页
    (一) 理论基础第28-33页
        1. 利益相关者理论第28-30页
        2. 利益衡平理论第30-33页
    (二) 法律基础第33-36页
        1. 国家层面第33-34页
        2. 地方层面第34-36页
    (三) 实践基础第36-39页
        1. 政府主导下的森林生态补偿实践第36-37页
        2. 市场主导下的森林生态补偿实践第37-39页
四、我国森林生态利益失衡的表征第39-44页
    (一) 森林生态利益供给不充足第39-41页
    (二) 森林生态利益分配不均衡第41-43页
        1. 森林生态利益区域间分配不均第41页
        2. 森林生态利益城乡间分配不均第41-42页
        3. 森林生态利益群体间分配不均第42-43页
    (三) 森林生态利益补偿不公平第43-44页
五、我国森林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检视第44-52页
    (一) 利益主体间权利义务不明第44-46页
    (二) 生态利益补偿内容不合理第46-48页
        1. 补偿范围的狭窄第47页
        2. 补偿标准的僵硬第47-48页
        3. 配套制度的缺失第48页
    (三) 生态利益补偿立法不健全第48-49页
    (四) 生态利益受损下救济不力第49-52页
六、我国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的完善路径第52-60页
    (一) 明确利益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第52-53页
    (二) 充实森林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内容第53-55页
        1. 拓宽森林生态补偿范围第53页
        2. 优化森林生态补偿标准第53-54页
        3. 建立健全相关配套制度第54-55页
    (三) 渐次推进生态补偿专门立法工作第55页
    (四) 完善森林生态利益受损救济机制第55-60页
        1. 明确“生态利益”法律地位第56页
        2. 创新生态利益损害救济模式第56-60页
            (1) 生态利益受损主体间协议赔付模式第56-58页
            (2) 生态利益受损社会化责任救济模式第58-60页
结语第60-62页
致谢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8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辅助放化疗对局部进展期中位直肠癌近远期疗效的影响
下一篇:基于自然室温参数驱动的节能建筑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