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研究--以“农盈2016年第一期不良资产支持证券”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9-15页
    1.1 选题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0-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案例的典型性与代表性第12-13页
        1.3.1 案例的典型性第12页
        1.3.2 案例的代表性第12-13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创新点和结论第13-15页
        1.4.1 主要研究内容第13页
        1.4.2 创新点第13-14页
        1.4.3 结论第14-15页
2 案例介绍第15-25页
    2.1“农盈2016年第一期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的背景介绍第15页
    2.2 产品发行的主要参与者简介第15-16页
        2.2.1 发起机构和委托人—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第15页
        2.2.2 受托机构和发行人—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第15-16页
        2.2.3 薄记管理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第16页
        2.2.4 资产服务顾问—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第16页
        2.2.5 资金保管机构—国家开发银行第16页
        2.2.6 登记托管机构—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第16页
        2.2.7 信用评级机构之一—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第16页
        2.2.8 信用评级机构之二—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第16页
    2.3 产品发行的基本情况第16-25页
        2.3.1 农盈2016年第一期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的结构设立第18页
        2.3.2 优先档第18-19页
        2.3.3 次级档第19-20页
        2.3.4 产品发行的增信机制第20-21页
        2.3.5 产品发行的SPV交易结构的设立及风险隔离第21页
        2.3.6 现金流分配机制第21-25页
3 案例分析第25-32页
    3.1 产品设立的特点分析第25页
    3.2 该类产品受投资者欢迎的原因分析第25-26页
    3.3 产品发行后有待改进的问题分析第26-27页
        3.3.1 机构投资者数量偏少第26-27页
        3.3.2 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分的级别较少第27页
        3.3.3 专业金融人才缺乏,证券交易平台不成熟第27页
    3.4 案例细节问题分析第27-28页
    3.5 产品发行的相关风险分析及风险缓释措施分析第28-29页
        3.5.1 预计回收金额及回收时间的不确定性风险第28页
        3.5.2 贷款服务机构的清收处置能力引起的风险第28页
        3.5.3 资产支持证券的流动性不足的风险第28页
        3.5.4 法律风险第28页
        3.5.5 集中度风险第28-29页
    3.6 产品本金回收情况分析第29-30页
    3.7 产品发行及交易流程对其他商业银行的指导作用分析第30-32页
4 结论与建议第32-35页
    4.1 此类产品发行是处置银行不良资产的较好方式第32页
    4.2 应继续开展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第32页
    4.3 对今后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建议第32-33页
    4.4 对结论的有效性和真实性的说明第33页
    4.5 该案例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一些操作建议第33页
    4.6 案例研究后对我国银行业处理不良资产的改进建议第33-35页
        4.6.1 优化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第33页
        4.6.2 大力培育次级证券投资市场第33-34页
        4.6.3 强化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信息披露要求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8页
后记第38-39页
致谢第39-4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私募股权融资方案设计与风险控制--以R公司为例
下一篇:宜人贷网贷平台案例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