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主要符号 | 第11-12页 |
1 绪论 | 第12-24页 |
1.1 引言 | 第12-14页 |
1.1.1 板柱结构 | 第12-13页 |
1.1.2 钢管混凝土结构 | 第13-14页 |
1.2 板柱结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 钢管混凝土板柱结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4 规范中关于板柱节点抗冲切计算公式 | 第19-22页 |
1.4.1 混凝土结构规范 | 第19-20页 |
1.4.2 美国规范 | 第20-21页 |
1.4.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 第21-22页 |
1.5 本文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2-24页 |
2 板柱结构抗冲切及水平荷载作用下基本理论 | 第24-30页 |
2.1 引言 | 第24页 |
2.2 板柱节点破坏形态 | 第24-25页 |
2.3 板柱结构抗冲切基本理论 | 第25-29页 |
2.3.1 板柱节点冲切破坏机理 | 第26页 |
2.3.2 板柱节点抗冲切计算方法 | 第26-28页 |
2.3.3 板柱节点抗冲切影响因素及常用措施 | 第28-29页 |
2.4 水平荷载作用下计算方法 | 第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3 ABAQUS有限元分析及可靠性验证 | 第30-46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ABAQUS有限元分析简介 | 第30页 |
3.3 有限元本构模型 | 第30-38页 |
3.3.1 混凝土本构模型 | 第30-35页 |
3.3.2 钢材本构模型 | 第35-36页 |
3.3.3 钢筋本构模型 | 第36-38页 |
3.4 有限元分析验证 | 第38-44页 |
3.4.1 M.A. Eder现场试验 | 第38-40页 |
3.4.2 有限元建模 | 第40-41页 |
3.4.3 有限元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 第41-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4 内置型钢剪力架方钢管混凝土板柱节点抗冲切性能分析 | 第46-77页 |
4.1 引言 | 第46页 |
4.2 课题来源及试件设计 | 第46-52页 |
4.2.1 课题来源 | 第46-47页 |
4.2.2 试件设计 | 第47-52页 |
4.3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52-57页 |
4.3.1 材料参数 | 第52-55页 |
4.3.2 单元类型 | 第55-56页 |
4.3.3 接触 | 第56页 |
4.3.4 网格划分 | 第56-57页 |
4.3.5 加载及控制方法 | 第57页 |
4.4 板柱节点抗冲切计算结果分析 | 第57-71页 |
4.4.1 型钢剪力架对板柱节点抗冲切性能影响 | 第57-60页 |
4.4.2 型钢剪力架长度对板柱节点冲切性能影响 | 第60-64页 |
4.4.3 型钢剪力架腹板面积对板柱节点冲切性能影响 | 第64-68页 |
4.4.4 板厚对板柱节点冲切性能影响 | 第68-71页 |
4.5 内置型钢剪力架方钢管板柱节点抗冲切公式拟合 | 第71-7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5 内置型钢剪力架方钢管混凝土板柱节点抗震性能分析 | 第77-90页 |
5.1 引言 | 第77页 |
5.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77-79页 |
5.2.1 加载方式 | 第77-78页 |
5.2.2 加载制度 | 第78-79页 |
5.3 节点延性与耗能标准 | 第79-80页 |
5.3.1 延性系数 | 第79页 |
5.3.2 耗能能力 | 第79-80页 |
5.4 滞回曲线与节点耗能对比 | 第80-89页 |
5.4.1 增加型钢剪力架对板柱节点抗震性能影响 | 第80-82页 |
5.4.2 型钢剪力架长度对板柱节点抗震性能影响 | 第82-84页 |
5.4.3 型钢剪力架腹板面积对板柱节点抗震性能影响 | 第84-87页 |
5.4.4 板厚对板柱节点抗震性能影响 | 第87-8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90-93页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第90-91页 |
6.2 本文创新点 | 第91页 |
6.3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第91-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