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1页 |
第一章 权利穷竭与平行进口 | 第11-19页 |
1.1 权利穷竭概述 | 第11-13页 |
1.1.1 权利穷竭的定义 | 第11页 |
1.1.2 权利穷竭制度的特点 | 第11-12页 |
1.1.3 商标权权利穷竭的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1.2 平行进口制度的基本含义 | 第13-17页 |
1.2.1 平行进口的基本原理 | 第13-15页 |
1.2.2 平行进口的基本类型 | 第15-16页 |
1.2.3 平行进口制度分述 | 第16-17页 |
1.3 权利穷竭对平行进口的规制 | 第17-19页 |
1.3.1 权利穷竭规制平行进口的内容 | 第17-18页 |
1.3.2 权利穷竭规制平行进口的影响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我国商标权权利穷竭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 第19-23页 |
2.1 我国商标权权利穷竭的合理性 | 第19-21页 |
2.1.1 我国现行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的具体规定 | 第19页 |
2.1.2 现行商标法规定的局限性 | 第19-21页 |
2.2 我国商标权权利穷竭的必要性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国际贸易中商标权权利穷竭立法与司法实践 | 第23-33页 |
3.1 美国商标法及关税法中的商标权穷竭 | 第23-26页 |
3.1.1 美国商标法的起源对商标穷竭的影响 | 第23页 |
3.1.2 美国商标法及关税法下的平行进口问题 | 第23-26页 |
3.2 欧盟对商标权穷竭的规定及相关案例 | 第26-29页 |
3.2.1 欧盟对于商标权利穷竭的最终目标 | 第26-27页 |
3.2.2 关于第一商标指令第七条的深刻解读 | 第27-29页 |
3.3 权利穷竭规定在日本的发展 | 第29-30页 |
3.3.1 日本商标权权利穷竭的确立 | 第29页 |
3.3.2 日本法院对平行进口的解读 | 第29-30页 |
3.4 其他国家和地区关于商标权权利穷竭立法与司法的实践与启示 | 第30-33页 |
第四章 我国商标权权利穷竭制度构建的建议 | 第33-39页 |
4.1 构建商标权权利穷竭制度的原则 | 第33-34页 |
4.2 构建商标权权利穷竭制度的价值取向 | 第34-35页 |
4.2.1 商标权权利穷竭的公平价值 | 第34页 |
4.2.2 商标权权利穷竭的效率价值 | 第34-35页 |
4.2.3 商标权权利穷竭的创新价值 | 第35页 |
4.3 我国商标权权利穷竭制度的立法设计 | 第35-39页 |
4.3.1 知识产权法典总则编中权利穷竭条款的立法设计 | 第35-36页 |
4.3.2 商标权权利穷竭条款的立法设计 | 第36-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