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7-18页 |
1.2 研究目标及意义 | 第18-19页 |
1.2.1 研究目标 | 第18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9-2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22-27页 |
2.1 环境物品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2.2 选择试验模型的研究进展 | 第23-27页 |
2.2.1 CE模型国外的研究进展 | 第23-25页 |
2.2.2 CE模型国内的研究进展 | 第25-27页 |
第三章 理论简介 | 第27-32页 |
3.1 选择试验模型 | 第27页 |
3.2 随机参数模型的推导与参数计算 | 第27-28页 |
3.3 边际支付意愿和补偿剩余的计算 | 第28-29页 |
3.4 潜在类别模型 | 第29-30页 |
3.4.1 潜在类别模型概述 | 第29页 |
3.4.2 潜在类别模型的计算 | 第29-30页 |
3.5 因子分析 | 第30-32页 |
第四章 面向老港固废处置基地环境政策的CE问卷设计 | 第32-41页 |
4.1 国内外生活垃圾处置的研究进展概况 | 第32-34页 |
4.1.1 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的现状 | 第32-33页 |
4.1.2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相关理论与政策 | 第33-34页 |
4.2 研究区域概况 | 第34-36页 |
4.2.1 老港固废处置基地基本情况 | 第34-36页 |
4.2.2 主要问题及发展目标分析 | 第36页 |
4.3 问卷设计 | 第36-41页 |
4.3.1 属性和等级的确定 | 第37-39页 |
4.3.2 实验设计 | 第39-40页 |
4.3.3 最终问卷确定 | 第40-41页 |
第五章 价值评估 | 第41-73页 |
5.1 问卷调查过程 | 第41页 |
5.2 样本基本社会经济特征 | 第41-44页 |
5.3 受访者对老港固废基地的认知分析 | 第44-55页 |
5.3.1 对垃圾处置设施的一般态度分析 | 第44-45页 |
5.3.2 对老港基地的了解、受影响程度及基本态度分析 | 第45-47页 |
5.3.3 公众参与、风险感知、积极认同、技术管理信任 | 第47-49页 |
5.3.4 选址态度及对老港综合型处置基地的支持情况分析 | 第49-52页 |
5.3.5 受访者日常行为及生活态度分析 | 第52-53页 |
5.3.6 现状水平及改善措施必要性分析 | 第53-55页 |
5.4 因子分析结果 | 第55-56页 |
5.5 老港固废处置基地环境政策的价值评估 | 第56-73页 |
5.5.1 模型变量的编码 | 第56-58页 |
5.5.2 RPL模型构建与分析 | 第58-67页 |
5.5.3 隐含价格(WTP)和补偿剩余(CS) | 第67-69页 |
5.5.4 LC模型分析 | 第69-72页 |
5.5.5 零支付意愿分析 | 第72-7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81页 |
6.1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73-79页 |
6.1.1 主要结论 | 第73-77页 |
6.1.2 政策展望 | 第77-79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79-81页 |
6.2.1 研究不足 | 第79页 |
6.2.2 展望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7页 |
附录:老港固废处置基地管理改善和居民补偿问卷调查(A) | 第87-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