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概念分析与普通逻辑中的概念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1.1.1 概念的产生和形式 | 第13-14页 |
1.1.2 形式概念分析的发展及其主要理论 | 第14-15页 |
1.1.3 形式概念分析理论发展的现实意义 | 第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成果 | 第15-16页 |
1.3 本课题重点解决的问题 | 第16页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普通逻辑中的概念 | 第17-27页 |
2.1 概念 | 第17-18页 |
2.1.1 概念的定义 | 第17页 |
2.1.2 概念的逻辑特征 | 第17-18页 |
2.1.3 概念的确定性和灵活性 | 第18页 |
2.2 概念的分类 | 第18-19页 |
2.2.1 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 第18页 |
2.2.2 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 第18页 |
2.2.3 正概念与负概念 | 第18-19页 |
2.2.4 本节小结 | 第19页 |
2.3 概念间的关系 | 第19-21页 |
2.3.1 全同关系 | 第19页 |
2.3.2 属种关系 | 第19页 |
2.3.3 交叉关系 | 第19-20页 |
2.3.4 全异关系 | 第20页 |
2.3.4.1 矛盾关系 | 第20页 |
2.3.4.2 反对关系 | 第20页 |
2.3.5 本节小结 | 第20-21页 |
2.4 对概念的定义 | 第21-23页 |
2.4.1 定义的概述 | 第21页 |
2.4.2 定义的方法 | 第21-22页 |
2.4.2.1 属加种差定义 | 第21-22页 |
2.4.2.2 语词定义 | 第22页 |
2.4.3 定义的规则 | 第22-23页 |
2.4.4 定义的作用与局限性 | 第23页 |
2.5 概念的划分 | 第23-25页 |
2.5.1 划分的概述 | 第23页 |
2.5.2 划分的方法 | 第23-24页 |
2.5.2.1 一次划分和连续划分 | 第23页 |
2.5.2.2 二分法 | 第23-24页 |
2.5.3 划分的规则 | 第24-25页 |
2.6 概念的限制和概括 | 第25-26页 |
2.6.1 限制与概括的思想基础 | 第25页 |
2.6.2 概念的限制 | 第25页 |
2.6.3 概念的概括 | 第25-26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形式概念分析中的概念 | 第27-31页 |
3.1 背景与概念 | 第27-28页 |
3.1.1 形式背景的定义 | 第27页 |
3.1.2 背景上的形式概念 | 第27页 |
3.1.3 形式概念的性质 | 第27-28页 |
3.2 背景与概念格 | 第28页 |
3.2.1 概念格的定义 | 第28页 |
3.2.2 概念格的对偶原理 | 第28页 |
3.2.3 概念格构造背景 | 第28页 |
3.2.4 概念格的同构与净化背景 | 第28页 |
3.3 多值背景 | 第28-29页 |
3.3.1 多值背景的定义 | 第28-29页 |
3.3.2 多值背景下的概念格 | 第2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四章 普通逻辑与形式概念 | 第31-35页 |
4.1 形式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 第31页 |
4.2 矛盾关系与反对关系 | 第31-32页 |
4.3 多值背景对于概念属性的重要性 | 第32-33页 |
4.4 形式背景与概念的划分 | 第33-3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五章 三值形式背景下的形式概念 | 第35-45页 |
5.1 形式概念分析中的肯定信息与否定信息 | 第35页 |
5.2 3-值形式背景和形式概念 | 第35-43页 |
5.2.1 形式背景与形式概念 | 第35-36页 |
5.2.2 形式概念间的两两反对关系 | 第36-41页 |
5.2.3 矛盾概念 | 第41-4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3页 |
详细摘要 | 第53-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