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各种能源汽车论文--电动汽车论文

电动车辆动力电池充电特性与控制基础问题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6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模式现状第13-23页
        1.2.1 恒流充电模式第13-15页
        1.2.2 恒压充电模式第15-16页
        1.2.3 恒流恒压充电模式第16-17页
        1.2.4 脉冲充电模式第17-20页
        1.2.5 智能充电模式第20-22页
        1.2.6 基于电化学模型充电第22-23页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3-26页
第2章 锂离子电池的充电特性分析第26-52页
    2.1 单体电池的测试和分析方法第26-33页
        2.1.1 电流-电压测试法第27-28页
        2.1.2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测试法第28-31页
        2.1.3 容量增量微分法(ICA)第31-33页
    2.2 单体电池性能测试实验方案第33-35页
        2.2.1 温度与电池性能影响实验第33-35页
        2.2.2 加载模式对电池性能影响实验第35页
    2.3 电池的测试结果与分析第35-50页
        2.3.1 极化电压的变化特性分析第36-40页
        2.3.2 浓差极化和电化学极化特性分析第40-43页
        2.3.3 不同老化程度的电池端电压对温度的敏感性分析第43-45页
        2.3.4 温度轨迹对电池老化的影响第45-47页
        2.3.5 不同加载模式下电池的充放电特性分析第47-50页
    2.4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3章 锂离子电池的热-电耦合模型分析第52-72页
    3.1 锂离子电池的发热量特性分析第52-58页
        3.1.1 单体电池比热容Cp和发热量第53页
        3.1.2 比热容和发热量测试方法第53-55页
        3.1.3 测试结果分析第55-58页
    3.2 锂离子电池热-电耦合模型理论分析第58-63页
        3.2.1 锂离子电池的模型结构第59-60页
        3.2.2 锂离子电池反应控制方程第60-63页
    3.3 锂离子电池热电耦合模型的搭建与验证第63-70页
        3.3.1 电池温度场分布第65-67页
        3.3.2 电池内部离子浓度分布情况第67-70页
    3.4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4章 锂离子电池系统的充放电控制策略第72-92页
    4.1 锂离子电池的电势测试第72-79页
        4.1.1 动力电池的电势测试原理第73-75页
        4.1.2 不同倍率的恒流恒压充电特性分析第75-77页
        4.1.3 不同倍率下单电极的电势变化曲线分析第77-79页
    4.2 锂离子电压梯度变化测试第79-84页
        4.2.1 电压梯度变化实验方案第80页
        4.2.2 充电电压上升速率实验的测试结果分析第80-84页
    4.3 不同连接模式的控制方式第84-91页
        4.3.1 串联电池系统的充电控制方式第85-87页
        4.3.2 并联电池系统的充电控制方式第87-91页
    4.4 本章小结第91-92页
第5章 锂离子电池系统充放电故障检测第92-116页
    5.1 电池系统连接故障分析第92-94页
        5.1.1 电池系统虚接产生的原因第92-94页
        5.1.2 电池系统虚接对电池充放电特性影响第94页
    5.2 动力电池系统实验测试方法第94-97页
        5.2.1 电池模组的实验测试第94-95页
        5.2.2 动力电池模组的等效电路模型第95-97页
    5.3 动力电池的数据处理分析第97-115页
        5.3.1 噪声特性分析第98-103页
        5.3.2 熵值的理论分析第103-106页
        5.3.3 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第106-115页
    5.4 本章小结第115-116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116-120页
    6.1 全文总结第116-118页
    6.2 论文创新点第118页
    6.3 进一步工作展望第118-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3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第130-131页
    发表论文第130-13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31-132页
    参与项目第131-132页
致谢第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受控外国公司税制研究
下一篇:我国贴牌加工出口的商标侵权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