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张家口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引言 | 第11-19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1.2.1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 1.2.2 实践意义 | 第13页 |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 1.3.1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 | 第13-15页 |
| 1.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第15-16页 |
| 1.4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1.5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1.6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 2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9-25页 |
| 2.1 地理位置 | 第19页 |
| 2.2 自然状况 | 第19-22页 |
| 2.2.1 自然地貌 | 第19-20页 |
| 2.2.2 气候特征 | 第20-21页 |
| 2.2.3 水文特征 | 第21页 |
| 2.2.4 土壤植被 | 第21-22页 |
| 2.3 社会经济状况 | 第22-23页 |
| 2.4 行政状况 | 第23-25页 |
| 3 张家口市土地利用变化 | 第25-32页 |
| 3.1 土地利用现状 | 第25页 |
| 3.2 土地利用变化趋势 | 第25-28页 |
| 3.2.1 农用地变化趋势 | 第26-27页 |
| 3.2.2 建设用地变化趋势 | 第27-28页 |
| 3.2.3 未利用地变化趋势 | 第28页 |
| 3.3 土地利用数量动态变化情况 | 第28-32页 |
| 3.3.1 人均土地面积分析 | 第28-29页 |
| 3.3.2 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 | 第29页 |
| 3.3.3 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 第29-32页 |
| 4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 | 第32-35页 |
| 4.1 自然因素 | 第32页 |
| 4.2 社会因素 | 第32-35页 |
| 4.2.1 人口因素 | 第32-33页 |
| 4.2.2 经济因素 | 第33页 |
| 4.2.3 政策因素 | 第33-35页 |
| 5 张家口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 第35-48页 |
| 5.1 生态系统服务内涵及分类 | 第35-36页 |
| 5.1.1 经济服务 | 第35页 |
| 5.1.2 生态服务 | 第35-36页 |
| 5.1.3 社会文化服务 | 第36页 |
| 5.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指标体系 | 第36-38页 |
| 5.2.1 选取依据 | 第36-37页 |
| 5.2.2 选取原则 | 第37页 |
| 5.2.3 建立指标体系 | 第37-38页 |
| 5.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 第38-48页 |
| 5.3.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 | 第40-41页 |
| 5.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趋势分析 | 第41-48页 |
| 6 结论与建议 | 第48-53页 |
| 6.1 研究结论 | 第48-49页 |
| 6.2 土地利用建议 | 第49-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