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称重系统中缺失数据处理及填补算法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 | 第10-12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12-13页 |
1.4 本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3-14页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 | 第14-20页 |
2.1 数据缺失理论 | 第14-15页 |
2.1.1 数据缺失简介 | 第14页 |
2.1.2 数据缺失机制 | 第14-15页 |
2.2 缺失数据处理方法 | 第15-18页 |
2.2.1 基于填补的方法 | 第16-17页 |
2.2.2 基于参数的似然估计法 | 第17-18页 |
2.2.3 基于加权调整的方法 | 第18页 |
2.3 灰色关联分析理论 | 第18-19页 |
2.3.1 灰色系统理论 | 第18页 |
2.3.2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的概念与特点 | 第18-1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3章 车载称重系统分析与设计 | 第20-32页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第20-24页 |
3.1.1 功能性需求描述 | 第20-23页 |
3.1.2 业务数据类型定义 | 第23-24页 |
3.2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第24-26页 |
3.2.1 系统整体拓扑结构 | 第24页 |
3.2.2 中央系统层结构 | 第24-25页 |
3.2.3 设备层结构 | 第25-26页 |
3.3 系统软件架构分析 | 第26-29页 |
3.3.1 软件模块划分 | 第26-28页 |
3.3.2 系统分层开发设计 | 第28-29页 |
3.4 软件系统设计 | 第29-31页 |
3.4.1 数据通信子系统 | 第29页 |
3.4.2 监控子系统 | 第29-30页 |
3.4.3 数据管理子系统 | 第30-3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车载称重系统实现及关键问题分析 | 第32-49页 |
4.1 通信子系统实现 | 第32-36页 |
4.1.1 数据采集 | 第32-33页 |
4.1.2 数据传输协议 | 第33-35页 |
4.1.3 通信转发机制 | 第35-36页 |
4.2 监控子系统实现 | 第36-41页 |
4.2.1 监控数据表结构 | 第37-38页 |
4.2.2 监控服务实现 | 第38-40页 |
4.2.3 监控界面示例 | 第40-41页 |
4.3 数据管理系统实现 | 第41-45页 |
4.3.1 模板设计 | 第41-42页 |
4.3.2 数据服务实现 | 第42-44页 |
4.3.3 报表界面示例 | 第44-45页 |
4.4 数据缺失情况及原因分析 | 第45-47页 |
4.5 数据缺失模式 | 第47-4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缺失数据填补方法 | 第49-58页 |
5.1 填补方法思想及特点 | 第49页 |
5.2 数据序列模型定义 | 第49-51页 |
5.2.1 历史数据序列模型 | 第49-50页 |
5.2.2 数据序列长度 | 第50-51页 |
5.3 相似性的度量 | 第51页 |
5.4 灰色绝对关联度计算 | 第51-52页 |
5.5 插补方法实现步骤 | 第52-54页 |
5.6 实验研究与分析 | 第54-57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58-59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