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器论文--电容器论文

基于宏孔导电网络的新型三维超级电容器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50页
    1.1 宏多孔硅结构的刻蚀方法及硅微通道板的主要应用第18-25页
        1.1.1 宏多孔硅结构的刻蚀方法第18-20页
        1.1.2 硅微通道板的主要应用第20-25页
    1.2 基于纳米材料的超级电容器的概述和研究前沿第25-39页
        1.2.1 超级电容器概述第25-27页
        1.2.2 超级电容器的分类和特点第27-29页
        1.2.3 超级电容器中常见过渡金属电极材料研究前沿第29-37页
        1.2.4 基于三维衬底的混合超级电容器原理第37-39页
    1.3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第39-43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43-50页
第二章 基于硅微通道的宏孔导电网络的制备及测试第50-78页
    2.1 引言第50页
    2.2 三维宏孔导电网络的制备第50-55页
        2.2.1 本文涉及的化学镀镍基本原理第51-52页
        2.2.2 化学镀镍的详细工艺过程第52-53页
        2.2.3 基于硅微通道板的宏孔导电网络的表征第53-55页
    2.3 基于宏孔导电网络的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第55-62页
        2.3.1 电化学沉积纳米材料的基本原理第55-59页
        2.3.2 水热法沉积纳米材料的基本原理第59-62页
    2.4 超级电容器性状的测试、表征及全电容封装方法第62-72页
        2.4.1 超级电容器单电极的主要测试方法第62-69页
        2.4.2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表征方法第69-70页
        2.4.3 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的封装第70-72页
    2.5 本章小结第72-73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73-78页
第三章 基于宏孔导电网络的Co系超级电容器研究第78-124页
    3.1 基于Co(OH)_2纳米片的超级电容器单电极研究第78-93页
        3.1.1 基于Co(OH)_2过渡金属材料超级电容器研究背景第78-79页
        3.1.2 基于宏孔导电网络的Co(OH)_2超级电容器电极的制备与表征第79-84页
        3.1.3 Co(OH)_2修饰的宏孔导电网络电极的电化学特性第84-89页
        3.1.4 Co(OH)_2/MECN超级电容器快速多次循环能力测试第89-90页
        3.1.5 Co(OH)_2/MECN超级电容器电极阻抗谱特征曲线的研究第90-93页
    3.2 基于三维宏孔导电网络的Co(OH)_2纳米薄片的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研究第93-107页
        3.2.1 混合型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的研究背景第93-95页
        3.2.2 制造纳米结构优化的Co(OH)_2/MECN复合材料第95-96页
        3.2.3 超薄Co(OH)2_纳米片形成机理和形貌研究第96-98页
        3.2.4 不同沉积时间的Co(OH)_2/MECN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测试第98-102页
        3.2.5 优化后的Co(OH)_2/MECN电极的XRD与XPS表征第102-107页
    3.3 宏孔导电网络表面制备纳米颗粒状Co_3O_4超级电容器研究第107-112页
        3.3.1 Co_3O_4在超容领域研究背景简介第107页
        3.3.2 基于宏孔导电网络的Co_3O_4超级电容器实验细节第107-108页
        3.3.3 Co_3O_4/MECN样品的表征与电化学性能测试第108-109页
        3.3.4 Co_3O_4/MECN样品的电化学性能表征第109-111页
        3.3.5 Co_3O_4/MECN样品2000个循环前后阻抗谱研究第111-112页
    3.4 本章小结第112-114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114-124页
第四章 基于宏孔导电网络的Ni(OH)_2-Co(OH)_2复合异质结构超级电容器研究第124-146页
    4.1 新型复合法拉第超级电容器的研究背景第124-126页
    4.2 基于复合Ni(OH)_2-Co(OH)_2材料的样品制备的实验细节第126-128页
        4.2.1 低阻三维Ni-Co合金(NCA)纳米颗粒包覆的宏孔导电网络的制作第126-127页
        4.2.2 在NCA/MECN上制作不同Co(OH)_2比率的Ni(OH)_2-Co(OH)_2复合材料第127-128页
    4.3 基于复合Ni(OH)_2-Co(OH)_2材料包覆的宏孔导电网络的表征第128-132页
        4.3.1 表征镍钴合金纳米颗粒修饰的宏孔导电网络(NCA/MECN)第128-129页
        4.3.2 Ni(OH)_2-Co(OH)_2复合纳米材料的XRD表征第129-131页
        4.3.3 Ni(OH)_2-Co(OH)_2复合纳米材料的SEM形貌表征第131-132页
    4.4 复合纳米结构的Ni(OH)_2-Co(OH)_2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测试第132-137页
        4.4.1 复合超级电容器循环伏安测试第132-134页
        4.4.2 复合超级电容器计时电位测试第134-136页
        4.4.3 复合超级合超级电容器快速多次循环能力测试第136-137页
    4.5 复合纳米结构超级电容器阻抗谱特征曲线的研究第137-141页
    4.6 本章小结第141-142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142-146页
第五章 基于宏孔导电网络的层状CoMoO_4纳米材料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研究第146-166页
    5.1 关于CoMoO_4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简介第146-148页
    5.2 基于CoMoO_4材料的样品制备的实验细节第148-150页
        5.2.1 制备低电阻宏孔导电网络电极衬底第149页
        5.2.2 合成层次结构的CoMoO_4纳米片第149-150页
    5.3 关于CoMoO_4材料包覆的宏孔导电网络的表征与测试第150-157页
        5.3.1 新型电极结构CoMoO_4/MECN纳米片的表征第150-152页
        5.3.2 CoMoO_4晶体生长的机制和形态研究第152-153页
        5.3.3 CoMoO_4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153-157页
    5.4 CoMoO_4非对称混合超级电容器性能测试第157-160页
    5.5 本章小结第160-161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161-16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66-170页
    6.1 结论第166-168页
    6.2 展望第168-170页
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70-172页
Ⅱ.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第172-174页
致谢第174-175页

论文共1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鼠变应性鼻炎最轻持续炎症状态模型的制作
下一篇:基于混沌光注入互耦合VCSELs获取宽带宽、高复杂度混沌同步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