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保护管理论文--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论文--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论文

吉林省西部生态经济区生态补偿问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引言第9-1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研究方法第10页
    1.3 研究的创新点第10-11页
第2章 概述第11-17页
    2.1 基本概念界定第11-14页
        2.1.1 吉林省西部生态经济区第11-12页
        2.1.2 生态补偿第12-14页
    2.2 吉林省西部生态经济区生态补偿的积极作用第14-17页
        2.2.1 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第14-15页
        2.2.2 改善草原、湿地生态环境第15-16页
        2.2.3 促进区域绿色发展、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第16-17页
第3章 吉林省西部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问题与成因第17-26页
    3.1 吉林省西部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现状第17-21页
        3.1.1 吉林省西部生态经济区设立后生态环境得到的改善第17-18页
        3.1.2 吉林省西部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第18-21页
    3.2 吉林省西部生态经济区生态补偿存在问题的原因第21-26页
        3.2.1 政府的生态规划理念滞后第21-22页
        3.2.2 地区的支撑性措施匮乏第22-24页
        3.2.3 生态产业体系建设欠提升第24-25页
        3.2.4 配套的保障机制不健全第25-26页
第4章 国内外生态补偿的经验借鉴第26-35页
    4.1 国外生态补偿的经验做法第26-31页
        4.1.1 瑞士生态补偿第26-27页
        4.1.2 英国生态补偿第27-28页
        4.1.3 德国生态补偿第28-29页
        4.1.4 国外经验对我国生态补偿的启示第29-31页
    4.2 国内其他省份生态补偿的经验做法第31-35页
        4.2.1 浙江省生态补偿的经验第33页
        4.2.2 贵州省生态补偿的经验第33-35页
第5章 完善吉林省西部生态经济区生态补偿的原则与对策第35-42页
    5.1 对吉林省西部生态经济区进行生态补偿应坚持的原则第35-36页
        5.1.1 以充分发挥生态服务功能为基本原则第35页
        5.1.2 生态保护者受益原则第35页
        5.1.3 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原则第35-36页
        5.1.4 权利与责任对等原则第36页
    5.2 吉林省西部生态经济区进行生态补偿的具体措施第36-42页
        5.2.1 转变政府理念第36-37页
        5.2.2 明确生态补偿载体与补偿对象第37-38页
        5.2.3 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经济标准核算方法第38-39页
        5.2.4 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措施第39-41页
        5.2.5 将生态保护补偿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髋臼后柱顺行拉力螺钉置钉安全区的相关解剖学研究
下一篇:胆囊癌细胞系中Heparanase与Syndecan-1表达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