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5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的目的 | 第9页 |
1.3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1.3.2 现实意义 | 第10页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第2章 离岸金融及其监管 | 第15-25页 |
2.1 离岸金融的基本内涵 | 第15-16页 |
2.1.1 离岸金融的定义 | 第15页 |
2.1.2 离岸金融的特点 | 第15-16页 |
2.1.3 离岸金融的市场类型 | 第16页 |
2.2 离岸金融的产生和发展 | 第16-21页 |
2.2.1 离岸金融产生 | 第16-17页 |
2.2.2 离岸金融的发展历程 | 第17-19页 |
2.2.3 离岸金融的发展趋势 | 第19-21页 |
2.3 离岸金融主要风险 | 第21-22页 |
2.3.1 信用风险 | 第21-22页 |
2.3.2 法律风险 | 第22页 |
2.3.3 外汇市场风险 | 第22页 |
2.3.4 国际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 | 第22页 |
2.3.5 合规风险 | 第22页 |
2.4 离岸金融监管 | 第22-25页 |
2.4.1 离岸金融市场监管的内容 | 第23页 |
2.4.2 离岸金融市场监管的特点 | 第23页 |
2.4.3 离岸金融市场监管的基本原则 | 第23-25页 |
第3章 我国离岸金融业务的发展与困境 | 第25-32页 |
3.1 我国商业银行离岸金融业务的发展历程 | 第25页 |
3.2 我国离岸金融业务发展的特点 | 第25-27页 |
3.2.1 离岸资金流动多通过外资银行进行 | 第26页 |
3.2.2 开户主体以香港的客户为主 | 第26页 |
3.2.3 开户机构主体多为贸易类的公司 | 第26页 |
3.2.4 结算发生量以贸易类为主 | 第26-27页 |
3.3 我国发展离岸金融的意义 | 第27页 |
3.4 我国发展离岸金融的条件 | 第27-28页 |
3.5 我国离岸金融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境 | 第28-32页 |
3.5.1 我国离岸金融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3.5.2 我国离岸金融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0-32页 |
第4章 交通银行离岸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 第32-40页 |
4.1 交通银行离岸金融业务发展的基本历程及管理框架 | 第32-33页 |
4.1.1 交通银行离岸金融业务发展历程 | 第32页 |
4.1.2 交通银行离岸业务管理框架 | 第32-33页 |
4.2 交通银行离岸业务发展现状 | 第33-35页 |
4.3 交通银行发展离岸业务的必要性 | 第35-36页 |
4.3.1 适应市场竞争格局的需要 | 第35页 |
4.3.2 市场需求的推动 | 第35页 |
4.3.3 开辟学习和借鉴国外金融同业业务和管理经验的途径 | 第35-36页 |
4.4 交通银行发展离岸金融业务SWOT分析 | 第36-40页 |
4.4.1 交通银行发展离岸业务的优势 | 第36-37页 |
4.4.2 交通银行发展离岸业务的劣势 | 第37-38页 |
4.4.3 交通银行发展离岸业务的机遇 | 第38-39页 |
4.4.4 交通银行发展离岸业务的威胁 | 第39-40页 |
第5章 交通银行离岸业务的发展策略研究 | 第40-44页 |
5.1 交通银行离岸业务发展路径选择 | 第40页 |
5.1.1 从市场竞争角度提出交通银行离岸业务发展路径 | 第40页 |
5.1.2 从发展机遇来探索交通银行离岸业务发展路径 | 第40页 |
5.2 交通银行离岸业务发展目标 | 第40-41页 |
5.3 交通银行离岸业务发展策略 | 第41-44页 |
5.3.1 交通银行离岸业务客户发展策略 | 第41-42页 |
5.3.2 交通银行产品和服务发展策略 | 第42页 |
5.3.3 交通银行市场营销策略 | 第42页 |
5.3.4 交通银行离岸业务风险管理策略 | 第42-4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