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钯催化偶联反应合成含氮杂环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第8-25页 |
1.1 喹唑啉酮并菲啶杂环化合物的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钯催化的经典交叉偶联反应的研究与发展 | 第9-17页 |
1.3 钯催化C-H键活化构建杂环化合物的方法 | 第17-23页 |
1.4 课题的提出与设计 | 第23-25页 |
2 喹唑啉酮并菲啶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与结构表征 | 第25-37页 |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5-27页 |
2.1.1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5页 |
2.1.2 主要化学试剂 | 第25-27页 |
2.2 反应底物的制备方法 | 第27-30页 |
2.2.1 2-苯基-4(3H)-喹唑啉酮衍生物简介 | 第27页 |
2.2.2 2-苯基-4(3H)-喹唑啉酮的制备 | 第27-30页 |
2.3 喹唑啉酮并菲啶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结构表征 | 第30-37页 |
2.3.1 喹唑啉酮并菲啶杂环化合物简介 | 第30页 |
2.3.2 喹唑啉酮并菲啶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30-31页 |
2.3.3 喹唑啉酮并菲啶杂环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 第31-37页 |
3 钯催化喹唑啉酮并菲啶杂环化合物的合成与机理研究 | 第37-45页 |
3.1 反应条件的筛选与优化 | 第37-40页 |
3.1.1 钯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 第37页 |
3.1.2 配体对反应的影响 | 第37-39页 |
3.1.3 碱对反应的影响 | 第39页 |
3.1.4 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 第39页 |
3.1.5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第39-40页 |
3.1.6 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 第40页 |
3.1.7 反应条件研究小结 | 第40页 |
3.2 反应普适性研究 | 第40-44页 |
3.3 反应机理探讨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4页 |
附录 | 第54-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