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里求斯教育优先区项目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1-28页 |
(一) 问题提出 | 第11-13页 |
(二) 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4-24页 |
(四) 研究设计 | 第24-26页 |
(五) 研究意义 | 第26-28页 |
一、毛里求斯教育优先区项目的背景 | 第28-36页 |
(一) 国内因素 | 第28-32页 |
1. 经济因素 | 第28-29页 |
2. 政治因素 | 第29-30页 |
3. 文化因素 | 第30-32页 |
(二) 国际因素 | 第32-36页 |
1. 全民教育成为各国教育的实现目标 | 第32-33页 |
2. 世界各国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措施的启示 | 第33-36页 |
二、教育优先区项目的理论依据及其目标 | 第36-44页 |
(一) 毛里求斯教育优先区项目的理论依据 | 第36-40页 |
1. 教育机会均等理论 | 第36-38页 |
2. 社会分层理论 | 第38-39页 |
3. 社会正义理论 | 第39页 |
4. 人力资本理论 | 第39-40页 |
(二) 教育优先区项目的目标 | 第40-44页 |
1. 改善基础设施和学校环境 | 第40-41页 |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 第41-42页 |
3. 降低学生的辍学率,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 第42-44页 |
三、教育优先区项目的举措 | 第44-58页 |
(一) 寻求项目合作 | 第44-48页 |
1. 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 | 第45-47页 |
2. 与私营部门合作 | 第47-48页 |
(二) 完善学校管理 | 第48-49页 |
1. 建立教育优先区委员会 | 第48-49页 |
2. 设立学校发展委员会 | 第49页 |
(三) 加强学校与家长、社区的联系 | 第49-51页 |
1. 学校与家长的沟通 | 第49-50页 |
2. 学校与社区的合作 | 第50-51页 |
(四) 加强教育优先区学校校长能力建设 | 第51-53页 |
1. 强化以校长为核心的管理团队的分工协作 | 第52页 |
2. 加大对教育优先区学校校长的培训力度 | 第52-53页 |
3. 建立校长激励机制 | 第53页 |
(五) 提高教育优先区学校师资质量 | 第53-56页 |
1. 开发教师培训项目 | 第53-55页 |
2. 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保障体系 | 第55-56页 |
(六) 加强儿童营养,实施供餐计划 | 第56-58页 |
1. 为教育优先区学校儿童提供免费餐 | 第56-57页 |
2. 开发儿童营养课程 | 第57-58页 |
四、政策实施的成效与困境 | 第58-68页 |
(一) 教育优先区项目的成效 | 第58-62页 |
1. 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 第58-59页 |
2. 人力资源得到保障 | 第59页 |
3. 学业水平有所提升,学生辍学率下降 | 第59-61页 |
4. 学生的营养得到改善 | 第61页 |
5. 教育优先区学校的管理水平有所提升 | 第61-62页 |
(二)教育优先区项目面临的困境 | 第62-65页 |
1. 学生辍学问题依然严重 | 第62页 |
2. 初等教育证书通过率与普通学校差距悬殊 | 第62-63页 |
3. 教师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不稳定 | 第63-64页 |
4. 学生的生活条件艰苦、学习环境差 | 第64-65页 |
(三) 原因分析 | 第65-68页 |
1. 文化差异和种族歧视 | 第65-66页 |
2. 学校基础薄弱 | 第66页 |
3. 政策落实不到位 | 第66-68页 |
结语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一) 中文文献 | 第69-70页 |
(二) 英文文献 | 第70-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