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4-5页 |
| 中文摘要 | 第5-8页 |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 缩略词表 | 第11-15页 |
| 1 前言 | 第15-18页 |
| 2 材料 | 第18-21页 |
| 2.1 患者入组标准 | 第18页 |
| 2.2 患者排除标准 | 第18-19页 |
| 2.3 HCC的临床诊断标准(EASL) | 第19-20页 |
| 2.4 患者临床资料(表2.2) | 第20-21页 |
| 3 方法 | 第21-25页 |
| 3.1 MR扫描方法 | 第21-22页 |
| 3.2 TACE治疗方法 | 第22-23页 |
| 3.3 图像后处理方法 | 第23-24页 |
| 3.4 统计学方法 | 第24-25页 |
| 4 结果 | 第25-33页 |
| 4.1 三组数据的平均ADC值、D值、D~*值及f值(表4.1) | 第25页 |
| 4.2 ADC值与D值的比较(表4.2) | 第25-26页 |
| 4.3 TACE术前与TACE术后的比较(表4.3) | 第26-27页 |
| 4.4 TACE术后坏死组织与残存组织的比较(表4.4) | 第27页 |
| 4.5 ADC值与D值识别TACE术后HCC残存组织的临床价值比较 | 第27-28页 |
| 4.6 具体病例图像测量和分析 | 第28-33页 |
| 5 讨论 | 第33-39页 |
| 5.1 评估和监测肝细胞肝癌TACE疗效的主要方法 | 第33页 |
| 5.2 IVIM-DWI的原理及其在肝恶性肿瘤疗效评估中的现状 | 第33-35页 |
| 5.3 关于本研究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 第35-38页 |
| 5.4 本研究的局限 | 第38-39页 |
| 6 结论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5页 |
| 综述 | 第45-57页 |
| 參考文献 | 第52-57页 |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