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知识产权论文

我国知识产权的行政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2页
    1.4 论文创新点第12-14页
第2章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理论概述第14-19页
    2.1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概念第14-15页
    2.2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特征第15-17页
        2.2.1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主动性第15-16页
        2.2.2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高效性第16-17页
        2.2.3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专业性第17页
        2.2.4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全程性第17页
    2.3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意义第17-19页
第3章 我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制度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第19-34页
    3.1 我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制度的现状第19-23页
        3.1.1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法律体系第19-20页
        3.1.2 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体系第20-21页
        3.1.3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并存第21页
        3.1.4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方法第21-23页
    3.2 我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制度的存在的问题第23-34页
        3.2.1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法律体系不完善第24-26页
        3.2.2 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体制不完善第26-28页
        3.2.3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缺乏协调第28-31页
        3.2.4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执法程序不规范第31-34页
第4章 域外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制度的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第34-41页
    4.1 域外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实践第34-39页
        4.1.1 美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实践第34-36页
        4.1.2 日本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实践第36-37页
        4.1.3 印度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实践第37-39页
    4.2 域外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第39-41页
        4.2.1 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第39页
        4.2.2 加强海关保护第39-40页
        4.2.3 整合知识产权行政机构第40-41页
第5章 完善我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制度的建议第41-50页
    5.1 完善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体系第41-42页
        5.1.1 整合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机构第41-42页
        5.1.2 强化执法队伍专业素质第42页
    5.2 完善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执法体系第42-44页
        5.2.1 健全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法律体系第42-43页
        5.2.2 规定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主体的法律责任第43-44页
    5.3 推动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协调第44-46页
        5.3.1 依法移送案件杜绝“以罚代刑”第45页
        5.3.2 建立完善的证据转化规则第45-46页
        5.3.3 发挥技术检查官作用第46页
    5.4 完善行政保护的程序第46-50页
        5.4.1 引入听证制度第46-47页
        5.4.2 确立信息公开制度第47-48页
        5.4.3 贯彻说明理由制度第48页
        5.4.4 落实回避制度第48-50页
第6章 结束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在学研究成果第54-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亚五国孔子学院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下一篇:“正确义利观”视角下的中非合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