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剪切机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剪切机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剪切机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剪切机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3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2.剪切机概述 | 第16-23页 |
2.1 剪切机 | 第16-20页 |
2.1.1 剪切机分类 | 第16页 |
2.1.2 不同类型的剪切机描述 | 第16-20页 |
2.2 剪切机作用机理 | 第20-22页 |
2.2.1 下切式剪切机作用机理 | 第20-21页 |
2.2.2 其他剪切机作用机理 | 第21-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下切式平行刃剪切机力能参数分析 | 第23-37页 |
3.1 下切式平行刃剪切机剪切过程分析 | 第23-25页 |
3.1.1 下切式平行剪切机压入阶段 | 第23-25页 |
3.2 下切式平刃行剪切力能分析 | 第25-29页 |
3.2.1 下切式平行刃剪切机结构参数 | 第25-26页 |
3.2.2 下切式平行刃剪切机力能参数 | 第26-29页 |
3.2.3 下切式剪切机剪切力与剪切功 | 第29页 |
3.3 影响下切式平行刃剪切机力学性能的因素 | 第29-33页 |
3.3.1 剪切间隙和剪切速度对下切式剪切机性能的影响 | 第30-31页 |
3.3.2 轧件形状和相对切入深度对下切式剪切机性能的影响 | 第31-32页 |
3.3.3 刀刃形状对下切式平行刃剪切机性能的影响 | 第32页 |
3.3.4 刀刃剪切角度和轧件尺寸对下切式平行刃剪切机性能的影响 | 第32-33页 |
3.4 下切式平行刃剪切机性能影响因素优化性选择 | 第33-36页 |
3.4.1 下切式平行刃剪切机性能影响因素影响大小排序 | 第33-35页 |
3.4.2 下切式平行刃剪切机性能影响因素影响下的力能计算 | 第35-3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4.基于有限元下切式平行刃剪切机机理研究 | 第37-51页 |
4.1 有限元概述 | 第37-38页 |
4.1.1 有限元概念 | 第37页 |
4.1.2 有限元特点 | 第37-38页 |
4.2 实现有限元的步骤 | 第38-39页 |
4.3 有限元理论基础 | 第39-43页 |
4.3.1 静力学有限元分析 | 第39-40页 |
4.3.2 动力学有限元分析 | 第40-43页 |
4.4 基于有限元理论的下切式平行刃剪切机性能模型建立 | 第43-50页 |
4.4.1 建立步骤 | 第43-44页 |
4.4.2 剪切机力学模型 | 第44-45页 |
4.4.3 材料性能参数的确定 | 第45页 |
4.4.4 约束与载荷处理 | 第45页 |
4.4.5 MARC仿真模拟结果分析 | 第45-48页 |
4.4.6 仿真分析过程变形区域等效塑性变形发展和分布规律 | 第48-5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5.案例分析 | 第51-57页 |
5.1 案例实况 | 第51页 |
5.2 基于静力学有限元下切式平行刃剪切机性能模型建立 | 第51-56页 |
5.2.1 基于静力学有限元C公司平行刃剪切机性能分析 | 第51-53页 |
5.2.2 C公司平行刃剪切机模型静力学有限元分析 | 第53-54页 |
5.2.3 基于静力学有限元C公司平行刃剪切机模型优化 | 第54-5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6.结论与展望 | 第57-58页 |
6.1 结论 | 第57页 |
6.2 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作者简介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