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1.1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2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12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5 本文的创新及不足 | 第12-14页 |
2 我国农产业发展 | 第14-20页 |
2.1 我国农村发展基本面 | 第14-15页 |
2.1.1 通信设施建设 | 第14页 |
2.1.2 物流体系建设 | 第14-15页 |
2.1.3 农村土地政策 | 第15页 |
2.2 我国农产业发展趋势 | 第15-20页 |
2.2.1 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 | 第15-16页 |
2.2.2 农业新模式:“互联网+农业”的融合 | 第16-17页 |
2.2.3 农业产业融合 | 第17-18页 |
2.2.4 农业经济 | 第18-20页 |
3 生鲜农产品电商 | 第20-29页 |
3.1 生鲜农产品及生鲜农产品电商 | 第20-22页 |
3.1.1 生鲜农产品相关概念 | 第20页 |
3.1.2 生鲜农产品的特征 | 第20页 |
3.1.3 生鲜农产品电商的特征及意义 | 第20-21页 |
3.1.4 我国生鲜农产品电商的发展现状 | 第21-22页 |
3.2 我国生鲜农产品电商的发展模式 | 第22-25页 |
3.2.1 垂直电商平台 | 第22-23页 |
3.2.2 综合电商平台 | 第23-24页 |
3.2.3 物流公司平台 | 第24页 |
3.2.4 线下超市平台 | 第24-25页 |
3.2.5 农场直销(产地直供)电商平台 | 第25页 |
3.3 我国目前生鲜农产品电商平台面临的发展瓶颈 | 第25-29页 |
3.3.1 行业产品标准制定仍未统一 | 第26页 |
3.3.2 基础建设未形成规模化 | 第26页 |
3.3.3 农业网络化程度过低 | 第26-27页 |
3.3.4 新农人才培养不足 | 第27页 |
3.3.5 农业专业服务公司缺乏 | 第27-28页 |
3.3.6 品牌发展同质化 | 第28-29页 |
4 广西生鲜农产品电商发展 | 第29-38页 |
4.1 广西荔枝产业 | 第29-32页 |
4.1.1 广西荔枝 | 第29页 |
4.1.2 广西荔枝品牌 | 第29-30页 |
4.1.3 广西荔枝加工 | 第30-31页 |
4.1.4 广西荔枝储藏 | 第31页 |
4.1.5 广西荔枝运输物流 | 第31-32页 |
4.2 广西荔枝电商——以广西天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例 | 第32-35页 |
4.2.1 公司介绍 | 第32页 |
4.2.2 天尚产业链建设 | 第32-33页 |
4.2.3 天尚生产、物流模式探讨 | 第33-34页 |
4.2.4 天尚荔枝产业推广项目 | 第34-35页 |
4.3 以SWOT为框架分析广西荔枝电商发展 | 第35-38页 |
4.3.1 优势(Strengths) | 第35页 |
4.3.2 劣势(Weaknesses) | 第35-36页 |
4.3.3 机会(Opportunities) | 第36-37页 |
4.3.4 威胁(threats) | 第37-38页 |
5 国外生鲜农产品电商模式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第38-47页 |
5.1 国外生鲜农产品电商的经营模式 | 第38-42页 |
5.1.1 O2O模式 | 第38-39页 |
5.1.2 B2C模式 | 第39-40页 |
5.1.3 020+B2C模式英国生鲜电商Ocado | 第40-41页 |
5.1.4 C2B2B模式 | 第41页 |
5.1.5 C2B2F模式 | 第41-42页 |
5.2 国外生鲜农产品电商发展对广西荔枝的启示 | 第42-44页 |
5.2.1 优化产业种植结构 | 第42-43页 |
5.2.2 提升产业科技含量 | 第43页 |
5.2.3 扶持荔枝产业链形成龙头企业 | 第43-44页 |
5.3 国外生鲜农产品电商发展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 第44-47页 |
5.3.1 供应链优化 | 第44页 |
5.3.2 冷链物流建设 | 第44-45页 |
5.3.3 电商平台稳步发展 | 第45页 |
5.3.4 增大社会投资渠道 | 第45-46页 |
5.3.5 拓展营销方式 | 第46-47页 |
6 对我国生鲜农产品电商发展建议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