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小麦光合特性、籽粒淀粉组分及品质对光照的响应

缩略词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1.1 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18页
        1.2.1 弱光逆境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的研究第12-13页
        1.2.2 弱光逆境对小麦产量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第13-14页
        1.2.3 弱光逆境对小麦胚乳淀粉的组成和结构的影响第14-17页
        1.2.4 光照对小麦淀粉品质的影响研究第17-18页
    1.3 糯小麦的研究进展第18-20页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第20-26页
    2.1 试验设计第20-21页
    2.2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21-26页
        2.2.1 样品的采集第21页
        2.2.2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第21-22页
        2.2.3 光合速率及其相关参数的测定第22页
        2.2.4 叶片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的测定第22页
        2.2.5 蔗糖合成酶(SPS)活性的测定第22页
        2.2.6 小麦植株样品采集及干物质测定第22-23页
        2.2.7 籽粒取样与增重进程模拟第23页
        2.2.8 小麦产量的测定第23页
        2.2.9 淀粉含量的测定第23页
        2.2.10 小麦籽粒淀粉的提取第23-24页
        2.2.11 淀粉粒度分布的测定第24页
        2.2.12 淀粉晶体特性的测定第24页
        2.2.13 淀粉糊化特性的测定第24页
        2.2.14 淀粉热力学特性的测定第24-25页
        2.2.15 数据分析与作图第25-26页
第三章 花后弱光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第26-41页
    3.1 花后不同光照强度对小麦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26-29页
        3.1.1 花后不同光照强度对旗叶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第26页
        3.1.2 花后不同光照强度对旗叶叶绿素b含量的影响第26-27页
        3.1.3 花后不同光照强度对旗叶叶绿素总含量的影响第27-28页
        3.1.4 花后不同光照强度对旗叶叶绿素a/b的影响第28-29页
    3.2 花后不同时期遮光对小麦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29-32页
        3.2.1 花后不同时期遮光对旗叶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第29页
        3.2.2 花后不同时期遮光对旗叶叶绿素b含量的影响第29-30页
        3.2.3 花后不同时期遮光对旗叶叶绿素总含量的影响第30-31页
        3.2.4 花后不同时期遮光对旗叶叶绿素a/b的影响第31-32页
    3.3 花后不同光照强度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第32-35页
        3.3.1 花后不同光照强度对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第32-33页
        3.3.2 花后不同光照强度对小麦旗叶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第33页
        3.3.3 花后不同光照强度对小麦旗叶气孔导度的影响第33-34页
        3.3.4 花后不同光照强度对小麦旗叶蒸腾速率的影响第34-35页
    3.4 花后不同时期遮光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第35-39页
        3.4.1 花后不同时期遮光对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第35-36页
        3.4.2 花后不同时期遮光对小麦旗叶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第36-37页
        3.4.3 花后不同时期遮光对小麦旗叶气孔导度的影响第37-38页
        3.4.4 花后不同时期遮光对小麦旗叶蒸腾速率的影响第38-39页
    3.5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四章 花后弱光对小麦淀粉合成过程中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第41-46页
    4.1 弱光对小麦旗叶中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的影响第41-43页
        4.1.1 不同光照强度遮光对旗叶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的影响第41-42页
        4.1.2 不同时期遮光对旗叶中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影响第42-43页
    4.2 弱光对小麦籽粒中蔗糖合成酶活性的影响第43-44页
        4.2.1 不同光照强度遮光对籽粒中蔗糖合成酶活性影响第43-44页
        4.2.2 不同时期遮光对籽粒中蔗糖合成酶活性影响第44页
    4.3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五章 花后弱光对小麦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第46-55页
    5.1 花后不同强度遮光对小麦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第46-49页
        5.1.1 花后不同强度遮光对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第46页
        5.1.2 花后不同强度遮光对小麦干物质转运和籽粒贡献率的影响第46-47页
        5.1.3 花后不同强度遮光对小麦籽粒灌浆进程的影响第47-48页
        5.1.4 花后不同强度遮光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第48-49页
    5.2 花后不同时期遮光对小麦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第49-53页
        5.2.1 花后不同时期遮光对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第49-50页
        5.2.2 不同时期遮光对小麦干物质转移和籽粒贡献率的影响第50-51页
        5.2.3 花后不同时期遮光对小麦籽粒灌浆进程的影响第51-52页
        5.2.4 花后不同时期遮光对小麦籽粒灌浆进程的影响第52-53页
    5.3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六章 花后弱光对小麦籽粒中淀粉含量和积累的影响第55-64页
    6.1 灌浆期不同强度遮光对小麦籽粒淀粉含量的影响第55-58页
        6.1.1 不同光照强度遮光对总淀粉含量积累的影响第55页
        6.1.2 不同光照强度遮光对直链淀粉含量积累的影响第55-56页
        6.1.3 不同光照强度遮光对支链淀粉含量积累的影响第56-57页
        6.1.4 不同光照强度遮光对淀粉直支比变化的影响第57-58页
        6.1.5 花后不同强度遮光对完熟期小麦籽粒淀粉及组分含量的影响第58页
    6.2 花后不同时期遮光对小麦籽粒淀粉含量的影响第58-62页
        6.2.1 不同时期遮光对小麦总淀粉含量变化的影响第58-60页
        6.2.2 不同时期遮光对小麦直链淀粉含量变化的影响第60页
        6.2.3 不同时期遮光对小麦支链淀粉含量变化的影响第60-61页
        6.2.4 不同时期遮光对小麦淀粉直支比变化的影响第61-62页
    6.3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七章 小麦籽粒淀粉粒度分布特征及其对花后弱光的响应第64-77页
    7.1 灌浆期不同强度遮光对小麦籽粒淀粉粒度分布的影响第64-70页
        7.1.1 不同光照强度遮光对小麦淀粉粒体积分布的影响第64-65页
        7.1.2 不同光照强度遮光对小麦淀粉粒体积分布平均粒径的影响第65-66页
        7.1.3 不同光照强度遮光对小麦淀粉粒表面积分布的影响第66-67页
        7.1.4 不同光照强度遮光对小麦淀粉粒表面积分布平均粒径的影响第67-68页
        7.1.5 不同光照强度遮光对小麦淀粉粒数目分布的影响第68-70页
    7.2 灌浆期不同时期遮光对小麦籽粒淀粉粒度分布的影响第70-76页
        7.2.1 不同时期遮光对小麦淀粉粒体积分布的影响第70-71页
        7.2.2 不同时期遮光对小麦淀粉粒体积分布平均粒径的影响第71-73页
        7.2.3 不同时期遮光对小麦淀粉粒表面积分布的影响第73页
        7.2.4 不同时期遮光对小麦淀粉粒表面积分布平均粒径的影响第73-74页
        7.2.5 不同时期遮光对小麦淀粉粒数目分布的影响第74-75页
        7.2.6 不同时期遮光对小麦淀粉粒数目分布平均粒径的影响第75-76页
    7.3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八章 花后弱光对小麦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第77-85页
    8.1 灌浆期弱光对小麦籽粒淀粉结晶度的影响第77-79页
        8.1.1 不同光照强度遮光对小麦淀粉结晶度的影响第77-78页
        8.1.2 不同时期遮光对小麦淀粉结晶度的影响第78-79页
    8.2 灌浆期弱光对小麦籽粒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第79-81页
        8.2.1 不同光照强度对小麦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第79-80页
        8.2.2 不同时期遮光对小麦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第80-81页
    8.3 灌浆期弱光对小麦籽粒淀粉热力学特性的影响第81-83页
        8.3.1 不同光照强度遮光对小麦淀粉热力学特性的影响第81-82页
        8.3.2 不同时期遮光对小麦淀粉热力学特性的影响第82-83页
    8.4 小麦籽粒淀粉组分与其理化特性的相关性分析第83-84页
    8.5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第85-94页
    9.1 弱光对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第85-86页
    9.2 弱光对小麦淀粉合成过程中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第86-87页
    9.3 弱光对小麦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第87-89页
    9.4 弱光对小麦籽粒中淀粉组分和含量的影响第89-90页
    9.5 弱光对小麦籽粒胚乳淀粉粒度分布的影响第90-91页
    9.6 弱光对小麦籽粒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第91-94页
创新点第94-95页
参考文献第95-102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02-103页
致谢第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Liddle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基因突变特征
下一篇:2型糖尿病长期随诊中不同降糖药物组合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变化的可能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