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阔叶乔木论文--楝论文

印楝属植物亲缘关系分析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1页
    1.1 引言第15-17页
        1.1.1 研究背景第15页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5-16页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第16-17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7-27页
        1.2.1 印楝属植物研究进展第17-20页
        1.2.2 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研究第20-27页
    1.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第27-29页
    1.4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第29-30页
        1.4.1 研究目标第29页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9-30页
    1.5 技术路线第30-31页
第二章 印楝属植物表型变异分析第31-40页
    2.1 引种地概况第31-32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32-33页
        2.2.1 实验材料第32页
        2.2.2 实验方法第32-33页
        2.2.3 数据分析第33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33-39页
        2.3.1 印楝属植物各性状变异及方差分析第33-36页
        2.3.2 表型性状的主成份分析第36-37页
        2.3.3 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第37-39页
    2.4 小结第39-40页
        2.4.1 印楝属植物表型性状存在广泛变异第39页
        2.4.2 基于表型性状的印楝属亲缘关系分析第39-40页
第三章 基于DNA序列对印楝属植物的亲缘关系分析第40-73页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40-45页
        3.1.1 试验材料第40页
        3.1.2 试验仪器第40-41页
        3.1.3 试剂配制第41页
        3.1.4 试验方法第41-44页
        3.1.5 数据分析第44-45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45-71页
        3.2.1 印楝属植物核基因片段和叶绿体片段扩增和测序结果第45-47页
        3.2.2 印楝属和川楝 26S rRNA及叶绿体片段的遗传变异分析第47-63页
        3.2.3 印楝属和川楝的 26S rRNA及叶绿体片段的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第63-71页
    3.3 小结第71-73页
        3.3.1 印楝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第71页
        3.3.2 基于分子标记的印楝属亲缘关系分析第71-73页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第73-79页
    4.1 结论第73-75页
        4.1.1 印楝属植物的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第73页
        4.1.2 印楝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第73-74页
        4.1.3 印楝属植物的亲缘关系分析第74-75页
    4.2 讨论第75-77页
        4.2.1 对印楝属植物的分类系统的讨论第75页
        4.2.2 对几个基因片段的讨论第75-76页
        4.2.3 对云南省变异类型的遗传背景的讨论第76-77页
    4.3 研究展望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7页
附录第87-95页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第95-96页
致谢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室内26GHz毫米波无线信道传播性能研究
下一篇:流变模型和渗透系数对心墙堆石坝变形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