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聚羟乙基丙烯酰胺(PHEAA)分子刷的制备、表界面性质及应用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9页
    1.1 引言第13页
    1.2 亲水性聚合物刷第13-15页
        1.2.1 中性聚合物刷第13-14页
        1.2.2 聚电解质刷第14页
        1.2.3 两性离子聚合物刷第14-15页
        1.2.4 聚羟乙基丙烯酰胺一PHEAA第15页
    1.3 表面仿生水润滑研究第15-22页
        1.3.1 生物表面水润滑机理研究第15-17页
        1.3.2 仿生润滑研究进展第17-22页
    1.4 膜表面抗蛋白污染研究第22-26页
        1.4.1 膜污染定义第23页
        1.4.2 抗蛋白污染机理第23-24页
            1.4.2.1 空间排斥假说第23页
            1.4.2.2 水屏障效应假说第23-24页
            1.4.2.3 维持天然构想假说第24页
        1.4.3 表面抗蛋白污染研究进展第24-26页
    1.5 多巴胺自组装行为及应用第26-27页
    1.6 课题的提出第27-28页
    1.7 课题研究内容第28-29页
第二章 PHEAA分子刷的制备及水中润滑特性研究第29-49页
    2.1 前言第29-30页
    2.2 实验试剂、测试仪器及预处理第30-32页
        2.2.1 主要原料、实验仪器及设备第30-31页
        2.2.2 部分试剂的纯化第31页
        2.2.3 硅片表面预处理第31-32页
    2.3 基底表面聚合物刷的制备第32-34页
        2.3.1 硅片及棱镜表面Poly(METAC)聚合物刷的制备第32页
        2.3.2 硅片表面Poly(HEAA)聚合物刷的制备第32-33页
        2.3.3 硅片表面交联Poly(HEAA)聚合物刷的制备第33-34页
    2.4 表面聚合物刷的表征第34-35页
        2.4.1 表面化学成分表征第34页
        2.4.2 聚合物刷厚度表征第34页
        2.4.3 表面形貌表征第34页
        2.4.4 水接触角表征第34页
        2.4.5 和频振动光谱表征第34页
        2.4.6 摩擦性能表征第34-35页
    2.5 结果与讨论第35-47页
        2.5.1 Poly(METAC)聚合物刷的表征第35-37页
        2.5.2 硅片表面Poly(HEAA)聚合物刷的制备及表面性质第37-42页
            2.5.2.1 水接触角表征第39页
            2.5.2.2 摩擦性能表征第39-42页
        2.5.3 硅片表面交联Poly(HEAA)聚合物刷的制备及表面性质第42-47页
            2.5.3.1 表面化学成分表征第42页
            2.5.3.2 聚合物刷厚度表征第42-43页
            2.5.3.3 表面形貌表征第43-44页
            2.5.3.4 水接触角表征第44-45页
            2.5.3.5 摩擦性能表征第45-47页
    2.6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三章 PHEAA改性多巴胺复合PP膜的制备及抗污研究第49-63页
    3.1 前言第49-50页
    3.2 实验部分第50-52页
        3.2.1 主要原料第50-51页
        3.2.2 仪器和设备第51页
        3.2.3 部分试剂的纯化第51-52页
        3.2.4 PHEAA-SH的合成第52页
        3.2.5 PHEAA-PDA-PP膜的制备第52页
    3.3 测试与表征第52-54页
        3.3.1 PHEAA的表征第52-53页
            3.3.1.1 傅里叶红外(FTIR)分析第52-53页
            3.3.1.2 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第53页
        3.3.2 PHEAA改性多巴胺复合PP膜的表征第53-54页
            3.3.2.1 电子天平称重分析第53页
            3.3.2.2 接触角测试第53页
            3.3.2.3 扫描电子显微镜第53页
            3.3.2.4 渗透通量测试第53-54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54-62页
        3.4.1 PHEAA的表征第54-55页
            3.4.1.2 FTIR分析第54-55页
            3.4.1.2 UV分析第55页
        3.4.2 PHEAA改性多巴胺复合PP膜的表征第55-62页
            3.4.2.1 膜重量变化分析第55-56页
            3.4.2.2 静态接触角分析第56-57页
            3.4.2.3 表面形貌分析第57-61页
            3.4.2.4 膜渗透性能分析第61-62页
    3.5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4.1 结论第63页
    4.2 论文创新点第63-64页
    4.3 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2页
致谢第72-74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取得的其它研究成果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残余肿瘤瘤床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下一篇:从单核细胞免疫防御及菌株敏感性探讨抗阿萨希毛孢子菌感染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