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9-23页 |
| ·植物花器官发育的模型 | 第9-10页 |
| ·植物花发育经典ABC模型 | 第9页 |
| ·ABC模型的发展 | 第9-10页 |
| ·植物MADS-BOX基因与AG亚家族基因 | 第10-12页 |
| ·MADS-box基因 | 第10-11页 |
| ·AG亚家族基因 | 第11-12页 |
| ·植物启动子研究进展 | 第12-23页 |
| ·启动子的结构特征 | 第12-14页 |
| ·启动子类型及特点 | 第14-15页 |
| ·植物基因启动子克隆方法 | 第15-20页 |
| ·启动子研究方法 | 第20-23页 |
| 第2章 引言 | 第23-25页 |
| 第3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5-39页 |
| ·实验材料 | 第25-28页 |
| ·植物材料 | 第25页 |
| ·菌株和载体 | 第25页 |
| ·主要试剂 | 第25-26页 |
| ·主要设备 | 第26页 |
| ·常用试剂配制 | 第26-27页 |
| ·基本培养基配 | 第27-28页 |
| ·实验方法 | 第28-39页 |
| ·矮牵牛DNA的提取和纯化(CTAB法) | 第28-29页 |
| ·hiTAIL-PCR法扩增PMADS9基因上游启动子序列 | 第29-33页 |
| ·对拼接获得的PMADS9基因上游启动子序列进行全长克隆 | 第33页 |
| ·对启动子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3-34页 |
| ·启动子5'端缺失表达载体构建 | 第34-36页 |
| ·农杆菌介导转化矮牵牛 | 第36-38页 |
| ·阳性转基因再生植株鉴定 | 第38页 |
| ·阳性转基因再生植株各组织GUS活性检测 | 第38-39页 |
| 第4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9-51页 |
| ·矮牵牛PMADS9基因启动子序列克隆 | 第39-42页 |
| ·矮牵牛基因组DNA提取和纯化 | 第39页 |
| ·hiTAIL-PCR法扩增得到更长启动子序列 | 第39-41页 |
| ·全长启动子序列克隆 | 第41-42页 |
| ·矮牵牛PMADS9基因启动子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2-45页 |
| ·启动子序列上游调控元件预测与分析 | 第42-44页 |
| ·AGL15直向同源基因启动子比较分析 | 第44-45页 |
| ·启动子5'端缺失系列表达载体构建 | 第45-47页 |
| ·缺失片段获得 | 第45-46页 |
| ·表达载体构建 | 第46-47页 |
| ·转基因矮牵牛阳性植株的筛选与鉴定 | 第47-48页 |
| ·GUS染色鉴定 | 第47页 |
| ·PCR鉴定 | 第47-48页 |
| ·各缺失启动子在转基因植物中表达模式鉴定 | 第48-51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51-53页 |
| 第6章 讨论 | 第53-55页 |
| ·HITAIL-PCR在克隆侧翼未知序列中的应用 | 第53页 |
| ·利用多个软件对同一个启动子序列进行预测分析 | 第53页 |
| ·矮牵牛稳定遗传转化 | 第53页 |
| ·后续研究 | 第5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 缩略词表 | 第61-63页 |
| 致谢 | 第63-65页 |
| 附录 | 第65页 |
| 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5页 |
| B: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