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经营绩效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导论第13-30页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3-15页
        1.1.1 选题背景第13-14页
        1.1.2 选题意义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5页
        1.2.1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概述第15-17页
        1.2.2 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治理研究现状第17-25页
        1.2.3 文献成果评述第25页
    1.3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第25-28页
        1.3.1 研究内容第25-26页
        1.3.2 研究方法第26-28页
        1.3.3 本文结构安排第28页
    1.4 本文创新与不足第28-30页
        1.4.1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28-29页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第29-30页
第2章 公司治理的理论演进与商业银行治理模式选择第30-47页
    2.1 委托代理理论与股东至上治理模式第30-35页
        2.1.1 委托代理理论的起源与发展第30-32页
        2.1.2 委托代理理论的核心思想第32-33页
        2.1.3 委托代理理论的局限第33页
        2.1.4 股东至上的商业银行单边治理模式第33-35页
    2.2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共同治理模式第35-41页
        2.2.1 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及分类第35-37页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渊源与发展第37-39页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核心思想第39-40页
        2.2.4 商业银行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第40-41页
    2.3 利益相关者参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理论契合第41-47页
        2.3.1 股东至上理论与利益相关者理论比较第41-43页
        2.3.2 利益相关者参与商业银行治理的必要性第43-44页
        2.3.3 由“股东利益至上”到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第44-47页
第3章 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治理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分析第47-61页
    3.1 基于行业特征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特殊性分析第47-51页
        3.1.1 治理目标的特殊性第47-48页
        3.1.2 治理结构的特殊性第48-49页
        3.1.3 治理方式的特殊性第49-50页
        3.1.4 外部环境的特殊性第50-51页
    3.2 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界定第51-55页
        3.2.1 股东第52-53页
        3.2.2 债权人第53页
        3.2.3 独立董事第53页
        3.2.4 管理者和员工第53-54页
        3.2.5 政府第54-55页
    3.3 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治理影响经营绩效的逻辑关系第55-61页
        3.3.1 股东治理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第56-57页
        3.3.2 债权人治理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第57-58页
        3.3.3 独立董事治理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第58页
        3.3.4 高管和员工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第58-59页
        3.3.5 政府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第59-61页
第4章 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治理的合作博弈分析第61-71页
    4.1 合作博弈理论第61-62页
        4.1.1 合作博弈内涵第61-62页
        4.1.2 合作博弈的均衡解第62页
    4.2 利益相关者的投入产出理论分析第62-63页
    4.3 利益相关者相互合作机制第63-65页
    4.4 监管作用机制及其弊端第65-66页
    4.5 利益相关者满足——投入分析第66-68页
    4.6 利益相关者治理下的商业银行价值实现第68-70页
    4.7 利益相关者的剩余分配激励第70-71页
第5章 中国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治理的现状分析第71-84页
    5.1 中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的历史演变第71-74页
        5.1.1 中国商业银行的改革发展历程第71-72页
        5.1.2 中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的轨迹第72-74页
    5.2 中国商业银行大股东治理现状分析第74-76页
    5.3 中国商业银行机构投资者治理现状分析第76-77页
    5.4 中国商业银行独立董事治理现状分析第77-78页
    5.5 中国商业银行高管治理现状分析第78-81页
    5.6 中国商业银行政府监管现状分析第81-84页
第6章 中国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治理的经营绩效实证分析第84-113页
    6.1 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度量的指标方法第84-87页
        6.1.1 商业银行绩效的特殊性及影响因素第84-85页
        6.1.2 商业银行绩效度量方法第85-87页
    6.2 中国商业银行综合绩效指标的构建第87-90页
        6.2.1 绩效影响指标的选取第87-88页
        6.2.2 综合绩效指标构建—主成分分析法第88-90页
    6.3 实证分析的样本选择及模型建立第90-98页
        6.3.1 样本及变量说明第90-94页
        6.3.2 变量描述性统计第94-97页
        6.3.3 模型设定第97-98页
    6.4 中国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治理与经营绩效实证检验第98-109页
    6.5 结论第109-113页
第7章 中国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治理提升经营绩效的实现路径第113-122页
    7.1 优化内部治理结构第113-118页
        7.1.1 调整债权人和员工的权力结构第113-114页
        7.1.2 优化股权结构以提升股东治理效率第114-116页
        7.1.3 更好发挥机构投资者特殊治理作用第116-117页
        7.1.4 改革独立董事聘任制度第117-118页
        7.1.5 优化薪酬激励机制第118页
    7.2 改善外部治理机制第118-122页
        7.2.1 健全商业银行治理相关法律体系第118-119页
        7.2.2 完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第119-120页
        7.2.3 改变政府监管方式第120-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28页
致谢第128-130页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30页

论文共1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场景旋转和观察者移动下的背景提示效应
下一篇:自恋人格调节人际合作决策与结果评价--来自事件相关电位和神经震荡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