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三、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一) 关于二孩政策影响的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二) 关于二孩政策对女性影响的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17-24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17-19页 |
(一) 二孩政策 | 第17页 |
(二) 白领职业女性 | 第17-19页 |
二、理论依据 | 第19-21页 |
(一) 社会性别概念的含义 | 第19-20页 |
(二) 社会性别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一) 文献法 | 第21页 |
(二) 问卷法 | 第21页 |
(三) 访谈法 | 第21-22页 |
四、研究框架 | 第22-24页 |
第三章 二孩政策对白领职业女性的影响 | 第24-40页 |
一、二孩政策对白领职业女性的正面影响 | 第24-27页 |
(一) 满足个人生育二胎需求,女性生育空间拓展 | 第24-25页 |
(二) 增加女性的生育效用,女性主观幸福感提高 | 第25-27页 |
二、二孩政策对白领职业女性的负面影响 | 第27-40页 |
(一) 再次生育需担负多重风险,身心负担加重 | 第27-29页 |
(二) 经济成本增加 | 第29-31页 |
(三) 职业发展受阻 | 第31-36页 |
(四) 家庭关系复杂化 | 第36-40页 |
第四章 阻遏二孩政策对白领职业女性消极影响的对策建议 | 第40-50页 |
一、政府层面 | 第40-47页 |
(一) 增强决策的社会性别意识 | 第40-41页 |
(二) 构建性别平等的文化制度环境 | 第41-42页 |
(三) 提高妇幼保健服务水平 | 第42-43页 |
(四) 健全托幼服务体系 | 第43-45页 |
(五) 明确生育保险中政府责任和男性责任 | 第45-46页 |
(六) 加大对职业女性"三期"权益的保护力度 | 第46-47页 |
二、家庭层面 | 第47-48页 |
(一) 尊重女性生育意愿 | 第47页 |
(二) 鼓励丈夫在家庭领域的积极参与 | 第47-48页 |
三、女性个体层面 | 第48-50页 |
(一) 增强自身保健意识 | 第48页 |
(二) 提高职业规划意识和能力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附录 | 第56-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