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t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7页 |
1.1 人工噪声影响动物声通讯概述 | 第10页 |
1.2 动物应对人工噪声的声学策略 | 第10-12页 |
1.2.1 延长叫声持续时间 | 第10-11页 |
1.2.2 提高叫声频率 | 第11页 |
1.2.3 提高叫声强度 | 第11-12页 |
1.2.4 调整曲目数量 | 第12页 |
1.3 蝙蝠声信号的可塑性 | 第12-14页 |
1.3.1 回声定位声波的可塑性 | 第12-13页 |
1.3.2 交流声波的可塑性 | 第13-14页 |
1.4 研究对象选择 | 第14-15页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7页 |
1.5.1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1.5.2 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7-22页 |
2.1 回声定位声波对人工噪声的响应实验 | 第17-19页 |
2.1.1 野外条件下回声定位声波对人工噪声的响应实验 | 第17-18页 |
2.1.2 室内条件下回声定位声波对人工噪声的响应实验 | 第18-19页 |
2.2 交流声波对人工噪声的响应实验 | 第19页 |
2.2.1 回放刺激的获取和合成 | 第19页 |
2.2.2 不同刺激下交流声波的录制 | 第19页 |
2.3 声波分析 | 第19-21页 |
2.3.1 回声定位声波声学参数的分析 | 第19-20页 |
2.3.2 交流声波声学参数的分析 | 第20-21页 |
2.4 统计分析 | 第21-22页 |
第三章 结果 | 第22-35页 |
3.1 回声定位声波可塑性 | 第22-25页 |
3.1.1 野外条件下回声定位声波的可塑性 | 第22-24页 |
3.1.2 室内条件下回声定位声波的可塑性 | 第24-25页 |
3.2 交流声波可塑性 | 第25-35页 |
3.2.1 语谱特征的改变 | 第25-30页 |
3.2.2 音节的持续时间和频率的变化 | 第30-31页 |
3.2.3 音节频数的变化 | 第31页 |
3.2.4 交流声波复杂性的变化 | 第31-35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35-40页 |
4.1 回声定位声波在人工噪声中的可塑性 | 第35-36页 |
4.2 蝙蝠交流声波的语谱特征 | 第36-37页 |
4.3 交流声波在人工噪声中的可塑性 | 第37-38页 |
4.4 蝙蝠声信号应对人工噪声的策略 | 第38-40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7页 |
后记 | 第47-48页 |
在学期间主要成果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