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复合电源系统参数优化及能量管理策略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9页 |
1.1 车载能源现状 | 第14-20页 |
1.1.1 电池发展现状 | 第14-17页 |
1.1.2 超级电容发展现状 | 第17-18页 |
1.1.3 复合电源现状 | 第18-20页 |
1.2 复合电源关键技术现状 | 第20-25页 |
1.2.1 复合电源构型及参数匹配现状 | 第20-23页 |
1.2.2 能量管理策略问题现状 | 第23-25页 |
1.3 当前研究难点 | 第25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5-29页 |
第2章 部件性能试验与构型分析 | 第29-55页 |
2.1 引言 | 第29页 |
2.2 部件测试及采集平台 | 第29-30页 |
2.3 锂离子电池性能研究 | 第30-40页 |
2.3.1 电池容量测量 | 第31-35页 |
2.3.2 电池直流内阻测量 | 第35-37页 |
2.3.3 电池开路电压测量 | 第37-38页 |
2.3.4 电池极化现象 | 第38-40页 |
2.4 超级电容参数测试 | 第40-44页 |
2.4.1 超级电容容量测量 | 第40-42页 |
2.4.2 超级电容直流内阻测量 | 第42-43页 |
2.4.3 超级电容极化现象 | 第43-44页 |
2.5 双向DC/DC | 第44-45页 |
2.5.1 双向DC/DC构型 | 第44-45页 |
2.5.2 DC/DC参数 | 第45页 |
2.6 复合电源构型分析 | 第45-54页 |
2.6.1 直接并联结构 | 第47-51页 |
2.6.2 主动并联和多模式结构 | 第51-53页 |
2.6.3 半主动并联结构 | 第53-54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3章 复合电源多目标参数匹配 | 第55-83页 |
3.1 引言 | 第55-56页 |
3.2 优化算法选择 | 第56-62页 |
3.2.1 多目标优化算法 | 第56-57页 |
3.2.2 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 第57-62页 |
3.3 优化模型 | 第62-70页 |
3.3.1 优化问题 | 第62-63页 |
3.3.2 功率分配策略 | 第63-67页 |
3.3.3 待优化参数范围 | 第67-69页 |
3.3.4 循环工况制定 | 第69-70页 |
3.4 优化结果 | 第70-74页 |
3.5 复合电源与纯电驱动对比分析 | 第74-76页 |
3.6 电池主控构型参数匹配优化 | 第76-81页 |
3.6.1 超级电容组限制和单体选择 | 第76-78页 |
3.6.2 优化结果分析 | 第78-80页 |
3.6.3 两种构型对比 | 第80-81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第4章 复合电源快速参数匹配 | 第83-103页 |
4.1 引言 | 第83页 |
4.2 优化算法 | 第83-86页 |
4.2.1 全局优化算法 | 第83-84页 |
4.2.2 凸优化 | 第84-85页 |
4.2.3 内点法 | 第85-86页 |
4.3 复合电源模型 | 第86-89页 |
4.3.1 电池模型 | 第86-88页 |
4.3.2 超级电容模型 | 第88-89页 |
4.3.3 功率需求平衡 | 第89页 |
4.4 参数匹配问题 | 第89-90页 |
4.5 优化问题转化 | 第90-95页 |
4.5.1 凸表达式和保凸运算 | 第90-91页 |
4.5.2 优化问题凸化 | 第91-95页 |
4.6 优化结果 | 第95-101页 |
4.6.1 优化参数 | 第95页 |
4.6.2 优化流程 | 第95-96页 |
4.6.3 优化结果 | 第96-98页 |
4.6.4 CP与DP对比 | 第98-100页 |
4.6.5 多目标权衡 | 第100-101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101-103页 |
第5章 复合电源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 | 第103-133页 |
5.1 引言 | 第103页 |
5.2 能量管理策略分析 | 第103-105页 |
5.3 高精度复合电源模型 | 第105-109页 |
5.3.1 锂离子电池模型 | 第105-107页 |
5.3.2 超级电容模型 | 第107-109页 |
5.4 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 | 第109-110页 |
5.5 基于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的能量管理 | 第110-120页 |
5.5.1 AMPC控制模型构建 | 第111-114页 |
5.5.2 优化问题描述 | 第114-117页 |
5.5.3 复合电源状态估计 | 第117-119页 |
5.5.4 可测干扰 | 第119-120页 |
5.6 仿真结果和讨论 | 第120-131页 |
5.6.1 采样周期、预测时域和比例因子 | 第120-121页 |
5.6.2 模型自适应验证 | 第121-124页 |
5.6.3 驾驶工况自适应性验证 | 第124-129页 |
5.6.4 权重调节 | 第129-131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131-133页 |
第6章 复合电源台架 | 第133-141页 |
6.1 台架结构及功能 | 第133-136页 |
6.2 DC/DC功能实现 | 第136-138页 |
6.3 控制策略实现 | 第138-139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39-141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41-145页 |
7.1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41-143页 |
7.2 论文创新点 | 第143页 |
7.3 研究展望 | 第143-145页 |
参考文献 | 第145-1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56-157页 |
致谢 | 第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