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4-20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1.2.1 贸易便利化 | 第15-16页 |
1.2.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19页 |
1.3.1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 拟定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9-20页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9页 |
1.4.2 论文不足之处 | 第19-20页 |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20-27页 |
2.1 利用引力模型研究贸易流量影响因素 | 第20-22页 |
2.2 贸易便利化对贸易流量的影响研究 | 第22-23页 |
2.3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研究 | 第23-25页 |
2.4 "一带一路"战略的内涵及对中国钢铁产品出口的影响 | 第25-26页 |
2.4.1 "一带一路"战略的科学内涵 | 第25页 |
2.4.2 "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钢铁产品出口的影响 | 第25-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中国钢铁产品出口特征 | 第27-34页 |
3.1 中国钢铁产品出口贸易整体特征 | 第27-30页 |
3.1.1 出口规模与增速增长乏力,主要出口市场集中于亚洲地区 | 第27-29页 |
3.1.2 中国钢铁产品出口频繁遭遇反倾销 | 第29-30页 |
3.2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钢铁产品出口特征 | 第30-33页 |
3.2.1 对沿线国家出口总量占比40%以上且增速较高 | 第30-31页 |
3.2.2 东南亚及西亚中东地区是沿线区域中最重要钢铁出口目的地 | 第31-3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测算与分析 | 第34-44页 |
4.1 贸易便利化评价体系构建 | 第34-37页 |
4.1.1 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34-35页 |
4.1.2 测评指标的含义 | 第35-37页 |
4.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测算 | 第37-41页 |
4.2.1 数据规范化处理 | 第37-39页 |
4.2.2 贸易便利化水平测算 | 第39-41页 |
4.3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分析 | 第41-43页 |
4.3.1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15年贸易便利化水平分析 | 第42-43页 |
4.3.2 贸易便利化水平年度趋势分析 | 第4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5章 贸易便利化对钢铁产品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4-56页 |
5.1 模型构建及变量 | 第44-45页 |
5.2 数据来源及说明 | 第45-47页 |
5.3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 第47-51页 |
5.3.1 综合贸易便利化指标回归分析 | 第47-49页 |
5.3.2 分项指标回归分析 | 第49-51页 |
5.4 中国钢铁产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潜力测算 | 第51-54页 |
5.4.1 贸易潜力测算方法及分类 | 第51-52页 |
5.4.2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钢铁产品出口潜力测算 | 第52-5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6-59页 |
6.1 结论 | 第56-57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