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设施园艺(保护地栽培)论文--蔬菜设施园艺论文

株行距配置对日光温室黄瓜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影响

符号说明第4-7页
中文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1 前言第10-18页
    1.1 株行距合理配置对作物的影响第10-12页
        1.1.1 株行距合理配置对作物生长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第10-11页
        1.1.2 株行距合理配置对作物光能利用的影响第11-12页
        1.1.3 株行距合理配置对作物冠层结构的影响第12页
    1.2 蔬菜作物的光能利用及光合效率研究进展第12-14页
        1.2.1 光第13页
        1.2.2 表观量子效率第13页
        1.2.3 光能利用率第13-14页
        1.2.4 叶绿素荧光参数第14页
    1.3 建立适合机械化操作的日光温室黄瓜的栽培模式第14-15页
    1.4 我国日光温室机械化操作发展现状第15-16页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6-18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8-21页
    2.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第18页
    2.2 测定项目和方法第18-21页
        2.2.1 光量子通量密度第18页
        2.2.2 生长量第18页
        2.2.3 气体交换换参数第18-19页
        2.2.4 光响应曲线的测定第19页
        2.2.5 光合酶活性测定第19页
        2.2.6 叶绿素荧光参数第19页
        2.2.7 糖含量测定第19页
        2.2.8 碳代谢关键酶活性测定第19-20页
        2.2.9 霜霉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第20页
        2.2.10 果实品质第20页
        2.2.11 产量第20-21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1-31页
    3.1 株行距配置对日光温室黄瓜叶面积分布及PFD的影响第21-22页
    3.2 株行距配置对日光温室黄瓜光合作用的影响第22-27页
        3.2.1 不同叶位叶片PFD和Pn季节变化第22-23页
        3.2.2 不同株行距配置黄瓜叶片PFD和Pn日变化第23-24页
        3.2.3 不同株行距配置黄瓜叶片光响应曲线与AQY第24-25页
        3.2.4 不同株行距配置黄瓜叶片RuBP羧化酶和Rubisco活化酶活性第25-26页
        3.2.5 不同株行距配置黄瓜叶片光化学效率第26-27页
    3.3 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日光温室黄瓜碳代谢的影响第27-28页
        3.3.1 对碳转化和积累的影响第27页
        3.3.2 对碳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第27-28页
    3.4 不同株行距配置对黄瓜霜霉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影响第28页
    3.5 株行距配置对日光温室黄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第28-31页
        3.5.1 不同处理对日光温室黄瓜生长量的影响第28-29页
        3.5.2 对日光温室黄瓜产量的影响第29-30页
        3.5.3 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日光温室黄瓜品质的影响第30-31页
4 讨论第31-33页
    4.1 株行距配置对日光温室黄瓜光合作用的影响机理第31-32页
    4.2 株行距配置影响日光温室黄瓜产量的生理基础第32-33页
5 结论第33-34页
6 参考文献第34-41页
7 致谢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硝化抑制剂DMPP对桃园土壤硝态氮含量与氮素吸收利用率的影响
下一篇:纳米碳对桃园土壤肥力及植株养分吸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