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钯催化烯丙位碳氢氧化反应研究进展 | 第9-29页 |
1.1 钯催化烯丙位碳氢氧化反应 | 第9-22页 |
1.1.1 亚砜类配体促进的烯丙位碳氢氧化反应 | 第11-16页 |
1.1.2 含氮类配体促进的烯丙位碳氢氧化反应 | 第16-18页 |
1.1.3 其他类配体促进的烯丙位碳氢氧化反应 | 第18-22页 |
1.2 钯催化不对称烯丙位碳氢氧化反应 | 第22-24页 |
1.3 参考文献 | 第24-29页 |
第二章 Gonytolide C的不对称合成研究 | 第29-75页 |
2.1 苯并二氢吡喃酮类化合物简介 | 第29-30页 |
2.2 苯并二氢吡喃酮类骨架的不对称催化合成进展 | 第30-41页 |
2.2.1 不对称环氧化反应 | 第30-33页 |
2.2.2 不对称双羟化反应 | 第33-35页 |
2.2.3 不对称氢化反应 | 第35页 |
2.2.4 不对称醛的加成反应 | 第35-36页 |
2.2.5 不对称氧化环化反应 | 第36页 |
2.2.6 不对称烯丙基取代反应 | 第36-38页 |
2.2.7 路易斯酸协助的以手性布朗斯特酸为媒介的环化反应 | 第38-39页 |
2.2.8 不对称羟醛缩合反应 | 第39-40页 |
2.2.9 不对称烯炔环化反应 | 第40-41页 |
2.3 Gonytolide C的合成研究进展 | 第41-43页 |
2.4 课题的提出 | 第43-44页 |
2.5 Gonytolide C的不对称合成 | 第44-67页 |
2.5.1 逆合成分析 | 第44页 |
2.5.2 底物合成 | 第44-47页 |
2.5.3 二价钯催化的烯丙位碳氢不对称氧化反应 | 第47-48页 |
2.5.4 各种不同合成路线的尝试 | 第48-54页 |
2.5.5 第二次逆合成分析和合成研究 | 第54-61页 |
2.5.6 合成路线的进一步优化 | 第61-63页 |
2.5.7 Gonytolide C的不对称合成 | 第63-66页 |
2.5.8 Gonytolide A和B的合成尝试 | 第66-67页 |
2.5.9 结论 | 第67页 |
2.6 参考文献 | 第67-75页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第75-86页 |
3.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75页 |
3.2 底物合成的实验步骤 | 第75-79页 |
3.3 不对称催化构建手性中心的实验步骤 | 第79-80页 |
3.4 天然产物Gonytolide C的不对称合成的实验步骤 | 第80-85页 |
3.5 参考文献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87-88页 |
附录一: 新化合物数据一览表 | 第88-89页 |
附录二: 部分化合物的谱图 | 第89-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