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2章 大气辐射传输理论基础 | 第17-50页 |
2.1 大气辐射传输概念 | 第17-27页 |
2.1.1 热辐射能量的表示方法 | 第18-20页 |
2.1.2 辐射特性与辐射基本定律 | 第20-27页 |
2.2 辐射传输方程 | 第27-43页 |
2.2.1 介质辐射特性及布格尔定律 | 第27-31页 |
2.2.2 介质能量的发射 | 第31-32页 |
2.2.3 热辐射传输方程的微分积分形式 | 第32-35页 |
2.2.4 辐射能量方程 | 第35-43页 |
2.3 表面热辐射传输计算 | 第43-48页 |
2.3.1 漫射、均匀表面间的辐射换热 | 第43-47页 |
2.3.2 漫射、非均匀表面间的辐射传热 | 第47-48页 |
2.4 气体辐射原理 | 第48-50页 |
第3章 尾焰红外辐射建模 | 第50-65页 |
3.1 蒙特卡罗法 | 第51-57页 |
3.1.1 光子发射点位置的模拟 | 第52-53页 |
3.1.2 光子运动方向的模拟 | 第53页 |
3.1.3 光子在介质内路径长度的模拟 | 第53-54页 |
3.1.4 边界处的反射和透射模拟 | 第54-55页 |
3.1.5 光子在边界处被反射的方向模拟 | 第55-57页 |
3.2 反向蒙特卡罗法 | 第57-59页 |
3.3 目标辐射模型计算 | 第59-64页 |
3.4 小结 | 第64-65页 |
第4章 大气吸收波段尾焰辐射传输 | 第65-92页 |
4.1 吸收波段目标背景对比度分析 | 第65-73页 |
4.1.1 目标高度对目标背景对比度的影响 | 第66-68页 |
4.1.2 大气模式对目标背景对比度的影响 | 第68-70页 |
4.1.3 观测天顶角对目标背景对比度的影响 | 第70-73页 |
4.2 卷云大气条件下尾焰辐射传输 | 第73-85页 |
4.2.1 卷云对大气顶辐射的影响 | 第73-75页 |
4.2.2 大气反射率随卷云参数的变化 | 第75-79页 |
4.2.3 目标高度和卷云参数对大气顶探测目标的影响 | 第79-85页 |
4.3 不同大气模式对尾焰目标辐射传输的影响 | 第85-90页 |
4.4 小结 | 第90-92页 |
第5章 大气参数廓线校正 | 第92-115页 |
5.1 MODIS数据产品 | 第92-100页 |
5.2 逐步订正与最优插值法 | 第100-103页 |
5.2.1 逐步订正 | 第100页 |
5.2.2 最优插值 | 第100-103页 |
5.3 校正结果 | 第103-113页 |
5.3.1 有探空站点数据处理 | 第105-109页 |
5.3.2 没有探空站点数据处理 | 第109-110页 |
5.3.3 湿度廓线校正 | 第110-113页 |
5.4 小结 | 第113-115页 |
第6章 三维大气辐射传输模式 | 第115-122页 |
6.1 三维大气辐射传输蒙特卡罗法 | 第115-116页 |
6.2 有云条件下三维大气辐射传输模式计算 | 第116-118页 |
6.3 目标在三维大气辐射传输模式中传输 | 第118-121页 |
6.4 小结 | 第121-122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22-124页 |
7.1 总结 | 第122-123页 |
7.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123-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29页 |
致谢 | 第129-13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