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文中缩略 | 第17-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36页 |
1.1 大棚土壤障碍成因 | 第18-22页 |
1.1.1 施肥 | 第18-21页 |
1.1.2 灌溉 | 第21-22页 |
1.1.3 其他因素 | 第22页 |
1.2 大棚土壤养分转化和迁移特征 | 第22-30页 |
1.2.1 大棚土壤氮素转化和迁移特征 | 第22-26页 |
1.2.2 大棚土壤磷素形态和迁移特征 | 第26-28页 |
1.2.3 大棚土壤养分转化的微生物机制 | 第28-30页 |
1.3 水旱轮作对大棚土壤养分转化和迁移的影响 | 第30-33页 |
1.3.1 水旱轮作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 第30-32页 |
1.3.2 水旱轮作对大棚土壤障碍的调控效应 | 第32-33页 |
1.4 大棚蔬菜-水稻轮作土壤养分转化和迁移的研究趋势 | 第33-34页 |
1.5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34-36页 |
1.5.1 研究目标 | 第34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34-35页 |
1.5.3 技术路线 | 第35-36页 |
第二章 大棚蔬菜-水稻轮作土壤养分累积和迁移特征 | 第36-48页 |
2.1 引言 | 第36-37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37-40页 |
2.2.1 试验区概况 | 第37页 |
2.2.2 轮作制与施肥 | 第37-39页 |
2.2.3 土壤取样 | 第39-40页 |
2.2.4 渗滤液取样 | 第40页 |
2.2.5 样品分析 | 第40页 |
2.2.6 数据统计 | 第40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40-45页 |
2.3.1 表层土壤养分累积特征 | 第40-41页 |
2.3.2 土壤养分的剖面分布特征 | 第41-43页 |
2.3.3 轮作水稻对大棚土壤养分的削减效应 | 第43页 |
2.3.4 轮作水稻对大棚土壤氮素淋失的影响 | 第43-45页 |
2.4 讨论 | 第45-47页 |
2.4.1 大棚蔬菜-水稻轮作土壤养分累积特征 | 第45页 |
2.4.2 大棚蔬菜-水稻轮作模式环境污染风险 | 第45-47页 |
2.5 结论 | 第47-48页 |
第三章 大棚蔬菜-水稻轮作土壤酸化和次生盐渍化特征 | 第48-58页 |
3.1 引言 | 第48-49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49页 |
3.2.1 供试土壤 | 第49页 |
3.2.2 样品分析 | 第49页 |
3.2.3 数据统计 | 第49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49-54页 |
3.3.1 土壤pH值和交换性酸剖面分布特征 | 第49-51页 |
3.3.2 土壤交换性盐基离子剖面分布特征 | 第51-52页 |
3.3.3 土壤水溶性盐基离子剖面分布特征 | 第52-53页 |
3.3.4 轮作水稻对大棚土壤酸化和次生盐渍化的缓解效应 | 第53-54页 |
3.4 讨论 | 第54-57页 |
3.4.1 轮作水稻对大棚土壤酸化的影响 | 第54-56页 |
3.4.2 轮作水稻对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影响 | 第56-57页 |
3.5 结论 | 第57-58页 |
第四章 大棚蔬菜-水稻轮作土壤氮素转化特征和微生物机制 | 第58-84页 |
4.1 引言 | 第58-59页 |
4.2 试验方法 | 第59-63页 |
4.2.1 供试土壤 | 第59-60页 |
4.2.2 样品分析 | 第60-63页 |
4.2.3 数据统计 | 第63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63-80页 |
4.3.1 土壤理化性状动态变化 | 第63-65页 |
4.3.2 土壤硝化作用特性 | 第65-67页 |
4.3.3 土壤硝化作用强度动态变化 | 第67-68页 |
4.3.4 土壤酶活性动态变化 | 第68-70页 |
4.3.5 土壤矿质氮含量动态变化 | 第70-71页 |
4.3.6 土壤氨挥发特征 | 第71-72页 |
4.3.7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动态变化 | 第72-73页 |
4.3.8 土壤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特征 | 第73-80页 |
4.4 讨论 | 第80-82页 |
4.4.1 大棚蔬菜-水稻轮作土壤硝化作用特征 | 第80-81页 |
4.4.2 大棚蔬菜-水稻轮作土壤氮转化的微生物机制 | 第81-82页 |
4.4.3 大棚蔬菜-水稻轮作模式氮素管理策略 | 第82页 |
4.5 结论 | 第82-84页 |
第五章 大棚蔬菜-水稻轮作土壤磷吸附解吸特征和流失风险 | 第84-96页 |
5.1 引言 | 第84-85页 |
5.2 材料与方法 | 第85-86页 |
5.2.1 供试土壤 | 第85页 |
5.2.2 测定方法 | 第85-86页 |
5.2.3 数据处理与计算 | 第86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86-93页 |
5.3.1 大棚茄子-水稻轮作土壤磷吸附特性 | 第86-89页 |
5.3.2 大棚茄子-水稻轮作土壤磷解吸特性 | 第89-91页 |
5.3.4 大棚茄子-水稻轮作土壤磷流失风险 | 第91页 |
5.3.5 轮作水稻对大棚土壤磷吸附解吸特性和流失风险的影响机制 | 第91-93页 |
5.4 讨论 | 第93-95页 |
5.4.1 大棚蔬菜-水稻轮作土壤磷吸附解吸特征 | 第93-94页 |
5.4.2 大棚蔬菜-水稻轮作土壤磷流失风险 | 第94-95页 |
5.5 结论 | 第95-96页 |
第六章 大棚蔬菜-水稻轮作土壤肥力特征和平衡施肥技术 | 第96-110页 |
6.1 引言 | 第96-97页 |
6.2 材料与方法 | 第97-99页 |
6.2.1 试验区概况 | 第97页 |
6.2.2 试验设计 | 第97-99页 |
6.2.3 样品分析 | 第99页 |
6.2.4 数据统计 | 第99页 |
6.3 结果与分析 | 第99-107页 |
6.3.1 大棚茄子-水稻轮作土壤养分限制因子 | 第99-101页 |
6.3.2 大棚茄子-水稻轮作土壤养分后效 | 第101页 |
6.3.3 大棚茄子-水稻轮作制中作物养分吸收特征 | 第101-104页 |
6.3.4 大棚茄子-水稻轮作中土壤供肥能力和养分利用率 | 第104-105页 |
6.3.5 平衡施肥对轮作周期内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 第105-107页 |
6.3.6 平衡施肥经济效益分析 | 第107页 |
6.4 讨论 | 第107-109页 |
6.4.1 大棚茄子-水稻轮作土壤肥力特征 | 第107-108页 |
6.4.2 大棚茄子-水稻轮作制合理施肥技术 | 第108页 |
6.4.3 轮作水稻对大棚土壤养分的削减效应 | 第108-109页 |
6.5 结论 | 第109-110页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第110-113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110-111页 |
7.2 创新点 | 第111页 |
7.3 研究展望 | 第111-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32页 |
致谢 | 第132-133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