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33页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9页 |
1.2.1 基于硬件的检测方法 | 第13-18页 |
1.2.2 基于软件的检测方法 | 第18-26页 |
1.2.3 软硬件结合的检测方法 | 第26-27页 |
1.2.4 存在的问题 | 第27-29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 第29-31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30-31页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31-33页 |
第2章 管道堵塞问题的描述 | 第33-46页 |
2.1 堵塞的形成原因与分类 | 第33-36页 |
2.1.1 堵塞的形成原因 | 第33-35页 |
2.1.2 堵塞的分类 | 第35-36页 |
2.2 堵塞管道的物理模型 | 第36-38页 |
2.3 堵塞管道不稳定流动的基本方程 | 第38-42页 |
2.3.1 基本方程 | 第38-39页 |
2.3.2 基本方程的简化 | 第39-42页 |
2.4 堵塞管道稳定流动相关参数的计算 | 第42-45页 |
2.4.1 初始压力分布 | 第43页 |
2.4.2 相关系数的计算 | 第43-4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3章 堵塞管道不稳定流动线性化模型的解析解 | 第46-70页 |
3.1 不稳定流动的线性化数学模型 | 第46-48页 |
3.1.1 基本方程 | 第46-47页 |
3.1.2 定解条件 | 第47-48页 |
3.2 线性化数学模型的解析解 | 第48-58页 |
3.2.1 边界条件的齐次化处理 | 第48-51页 |
3.2.2 施图姆—刘维尔问题的求解 | 第51-55页 |
3.2.3 齐次化后对应定解问题的解析解 | 第55-57页 |
3.2.4 原问题的解析解 | 第57-58页 |
3.3 解的对比与分析 | 第58-69页 |
3.3.1 待分析参数与计算案例的选取 | 第58-59页 |
3.3.2 计算的基础数据 | 第59-61页 |
3.3.3 求解步骤与计算结果 | 第61-63页 |
3.3.4 相关对比分析 | 第63-6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4章 基于解析解的管道堵塞检测方法 | 第70-96页 |
4.1 堵塞检测问题的求解思路 | 第70-74页 |
4.1.1 系统模型的参数识别 | 第71-73页 |
4.1.2 参数识别反问题的求解 | 第73-74页 |
4.2 考虑测量误差的目标函数建立过程 | 第74-80页 |
4.2.1 测量误差的构成与处理 | 第74-76页 |
4.2.2 待求解问题的不适定性 | 第76-77页 |
4.2.3 Tikhonov正则化方法 | 第77-78页 |
4.2.4 堵塞检测问题的目标函数 | 第78-80页 |
4.3 堵塞检测问题的智能优化求解 | 第80-86页 |
4.3.1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与特点 | 第80-82页 |
4.3.2 改进的遗传算法 | 第82-84页 |
4.3.3 堵塞检测问题的求解步骤 | 第84页 |
4.3.4 正则参数的获取 | 第84-86页 |
4.4 算例验证 | 第86-95页 |
4.4.1 基础数据 | 第87-88页 |
4.4.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88-90页 |
4.4.3 方法适应性分析 | 第90-9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第5章 堵塞管道不稳定流动的数值求解方法 | 第96-110页 |
5.1 不稳定流动的一般数学模型 | 第96-98页 |
5.1.1 基本方程 | 第96-97页 |
5.1.2 定解条件 | 第97-98页 |
5.2 管道流动问题的数值求解方法 | 第98-99页 |
5.2.1 特征线方法 | 第98-99页 |
5.2.2 MacCormack格式 | 第99页 |
5.3 基于MacCormack格式的数值求解方法 | 第99-104页 |
5.3.1 网格的划分 | 第100页 |
5.3.2 数值离散格式 | 第100-101页 |
5.3.3 边界条件的处理 | 第101-104页 |
5.3.4 数值求解方法的实现 | 第104页 |
5.4 解的验证与分析 | 第104-109页 |
5.4.1 验证参数与计算案例的选取 | 第105页 |
5.4.2 基础数据 | 第105页 |
5.4.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105-10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9-110页 |
第6章 基于数值解的管道堵塞检测方法 | 第110-121页 |
6.1 管道堵塞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110-113页 |
6.1.1 现有方法需待改进之处 | 第110-111页 |
6.1.2 基于数值解的求解思路 | 第111-113页 |
6.2 管道堵塞检测方法的实现 | 第113-114页 |
6.2.1 目标函数的建立 | 第113-114页 |
6.2.2 求解步骤 | 第114页 |
6.3 算例验证 | 第114-120页 |
6.3.1 基础数据 | 第115-117页 |
6.3.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117-120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20-121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1-124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121-123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123-124页 |
致谢 | 第124-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37页 |
附录1 线性化模型解析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 | 第137-141页 |
附录2 齐次化边界条件的构建方法 | 第141-145页 |
附录3 解析解的验证 | 第145-15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1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