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电动机智能保护器的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14页 |
|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0-12页 |
| ·以热继电器为主的机械组合式保护方式 | 第10-11页 |
| ·普通电子式电动机保护器 | 第11页 |
| ·智能型电动机保护器 | 第11-12页 |
| ·微处理器及微机智能保护的发展特点 | 第12-13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 2 电动机常见故障分析和保护原理 | 第14-24页 |
| ·电动机故障分析 | 第14页 |
| ·对称分量法 | 第14-16页 |
| ·电动机保护原理 | 第16-24页 |
| ·堵转故障的保护 | 第16-17页 |
| ·过载故障的保护 | 第17-19页 |
| ·短路故障的保护 | 第19页 |
| ·断相故障的保护 | 第19-20页 |
| ·过压故障的保护 | 第20-21页 |
| ·启动时间过长故障的保护 | 第21页 |
| ·接地故障的保护 | 第21-24页 |
| 3 电动机微机保护算法 | 第24-30页 |
| ·采样定理和采样方式 | 第24-25页 |
| ·采样定理 | 第24页 |
| ·采样方式 | 第24-25页 |
| ·微机保护算法 | 第25-30页 |
| ·两点乘积算法 | 第25-26页 |
| ·均方根值算法 | 第26页 |
| ·半周积分算法 | 第26-27页 |
| ·半波傅氏算法 | 第27页 |
| ·全波傅氏算法 | 第27-30页 |
| 4 电动机智能保护器的硬件设计 | 第30-50页 |
| ·硬件系统的技术要求 | 第30页 |
| ·硬件系统结构和微处理器的选择 | 第30-32页 |
| ·MSP430F149单片机系统概述 | 第32-33页 |
| ·信号采集和隔离电路 | 第33-34页 |
| ·信号整理电路 | 第34-35页 |
| ·MSP430单片机最小系统 | 第35-37页 |
| ·电源电路 | 第35页 |
| ·振荡电路 | 第35-36页 |
| ·复位电路 | 第36页 |
| ·JTAG下载接.电路 | 第36-37页 |
| ·系统片外RAM(E2PROM)电路 | 第37页 |
| ·系统时钟电路 | 第37-38页 |
| ·液晶显示电路 | 第38-40页 |
| ·故障报警显示电路 | 第40-41页 |
| ·按键电路 | 第41-42页 |
| ·故障执行控制电路 | 第42-43页 |
| ·开关量输入电路 | 第42页 |
| ·开关量输出电路 | 第42-43页 |
| ·系统通信模块的电路 | 第43-47页 |
| ·硬件抗干扰设计 | 第47-50页 |
| ·系统接地抗干扰 | 第47页 |
| ·系统隔离抗干扰 | 第47-50页 |
| 5 电动机智能保护器的软件设计 | 第50-66页 |
| ·软件设计的任务和组成 | 第50页 |
| ·软件设计的开发环境和语言 | 第50-51页 |
| ·主程序的设计 | 第51-52页 |
| ·按键子程序的设计 | 第52-53页 |
| ·显示子程序的设计 | 第53-54页 |
| ·信号采样子程序的设计 | 第54-55页 |
| ·数据处理子程序的设计 | 第55-56页 |
| ·故障保护子程序的设计 | 第56-57页 |
| ·下位机通信模块程序设计 | 第57-59页 |
| ·MODBUS协议简介 | 第58页 |
| ·CRC校验与MODBUS功能码简介 | 第58-59页 |
| ·上位机通讯模块的设计 | 第59-63页 |
| ·MATLAB GUI内容 | 第60-61页 |
| ·串口收发功能的具体设计 | 第61-63页 |
| ·软件抗干扰措施 | 第63-66页 |
| ·数据抗干扰方法 | 第63页 |
| ·程序运行异常处理 | 第63-66页 |
| 6 整体调试与实验结果分析 | 第66-71页 |
| ·整体调试结果概述 | 第66-67页 |
| ·实验数据与分析 | 第67-71页 |
| ·定时限过载保护 | 第67-68页 |
| ·断相保护 | 第68页 |
| ·接地保护 | 第68页 |
| ·启动时间过长保护 | 第68-71页 |
| 7 总结与展望 | 第71-74页 |
| ·总结 | 第71页 |
| ·展望 | 第71-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清单 | 第78-80页 |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