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法律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的分类和法律特征 | 第10-14页 |
·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的分类 | 第10-11页 |
·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的法律特征 | 第11-14页 |
·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商业保险的法律特征 | 第11-12页 |
·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法律特征 | 第12-14页 |
2 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纠纷争议焦点 | 第14-21页 |
·第三者的范围讼争 | 第14-17页 |
·我国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制度对第三者的界定 | 第14-15页 |
·保险事故中对第三者认定的实务之争 | 第15-17页 |
·限额分项赔付制度之争 | 第17-21页 |
·法律依据之争 | 第18-19页 |
·法理依据之争 | 第19-21页 |
3 机动车第三者责任纠纷争议产生之原因 | 第21-26页 |
·第三者的范围认定标准不一 | 第21-23页 |
·车上人员责任险之劣势 | 第21-22页 |
·第三者认定标准之繁多 | 第22页 |
·车上人员与第三者身份变化之现实 | 第22-23页 |
·限额分项赔付制度立法本意之偏离 | 第23-26页 |
·实行分项限额 | 第24页 |
·单独设置财产限额 | 第24-25页 |
·采用事故赔偿模式 | 第25-26页 |
4 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制度之完善 | 第26-36页 |
·第三者范围认定标准之确立 | 第26-31页 |
·明确车上人员与第三者的界定点 | 第26-29页 |
·明确认定家庭成员除外条款无效 | 第29-31页 |
·限额赔付制度之合理设计 | 第31-36页 |
·取消财产赔偿限额 | 第32-33页 |
·合并各类赔偿限额 | 第33页 |
·实行受害人赔偿模式 | 第33-34页 |
·建立与受害人赔偿模式相配套的赔偿标准 | 第34-36页 |
5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