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宗教论文--佛教论文--对佛教的分析和研究论文

佛教思想对杭州风景区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绪论第9-15页
   ·研究背景第9页
   ·研究意义与目的第9页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9-12页
     ·国内研究动态第9-12页
     ·国外研究动态第12页
   ·研究内容与结构第12-15页
     ·研究范围第12-13页
     ·研究主要内容第13页
     ·技术路线第13页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3-14页
     ·论文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第14-15页
2 佛教思想对杭州市风景区形成、分布的影响第15-81页
   ·东汉第15页
   ·三国、两晋、南北朝第15-29页
     ·三国第15-18页
     ·两晋第18-24页
     ·南北朝第24-29页
   ·隋、唐第29-39页
     ·隋唐帝王对佛教的支持第29-31页
     ·佛法大乘之突起第31-33页
     ·隋唐寺院的兴盛第33-35页
     ·杭州风景区格局初步形成第35-39页
   ·五代吴越第39-50页
     ·历代钱王对佛教的支持第39-41页
     ·吴越寺院“倍于九国”第41-43页
     ·吴越时期特殊的风景资源第43-45页
     ·吴越杭州风景区建设第45-50页
   ·两宋第50-65页
     ·国土归宋,帝王支持第50-55页
     ·佛教派别的融合、远传日本第55-57页
     ·禅寺、教寺“五山十刹”的诞生第57-60页
     ·宋朝杭州风景区的建设第60-65页
   ·元、明第65-72页
     ·元、明佛教政策第65页
     ·杭州佛教中心的转移第65-68页
     ·元、明杭州风景区的发展第68-72页
   ·清第72-77页
     ·皇帝南巡对佛教巩固第72-73页
     ·清代佛教派别的发展第73-74页
     ·清初佛教寺庙的复兴第74-76页
     ·清代杭州风景区的发展第76-77页
   ·近、现代第77-81页
     ·近现代的宗派发展第77-78页
     ·近现代杭州佛教与海外佛教的交流第78-79页
     ·近现代的寺庙发展状况第79-80页
     ·近现代的风景区发展第80-81页
3 佛教思想对杭州市风景区景观特色的影响第81-102页
   ·佛教思想对寺院选址的影响第81-86页
     ·山水崇拜第81-86页
     ·崇尚隐逸第86页
   ·佛教思想对风景区空间序列组织的影响第86-91页
     ·利用步行道路组织空间序列第87-88页
     ·利用四季景观变化组织空间序列第88页
     ·利用竖向变化组织空间序列第88-91页
   ·佛教思想对景名、景联的影响第91-94页
     ·僧人对景名、景联的影响第91页
     ·崇佛帝王对景名、景联的影响第91-93页
     ·文人墨客对景名、景联的影响第93-94页
   ·佛教思想影响下特殊的风景资源形式第94-102页
     ·摩崖石刻第95-100页
     ·浮屠(佛塔)第100-102页
4 佛教思想影响下的风景区的特殊建筑布局形式第102-110页
   ·建筑的平面布局形式第102-106页
     ·廊院式建筑布局第102页
     ·自由式建筑布局第102-104页
     ·中轴式建筑布局--伽蓝七堂第104-106页
   ·佛寺的整体布局方式第106-107页
   ·建筑空间意境的营造第107-110页
     ·建筑空间序列的组织第107-109页
     ·建筑空间营造手法第109-110页
5 总结与展望第110-114页
   ·总结第110-112页
   ·展望第112-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17页
图表目录第117-119页
附录第119-146页
个人简介第146-147页
导师简介第147-148页
致谢第148页

论文共1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汉字在园林景观构建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有机葡萄与常规葡萄能源效率及环境效应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