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零件及传动装置论文--机械传动机构论文--啮合传动论文--蜗轮蜗杆传动论文

直廓环面蜗杆传动理论接触线型式研究

致谢第1-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绪论第11-17页
   ·直廓环面蜗杆传动的特点第11-12页
   ·直廓环面蜗杆传动的类型第12页
   ·直廓环面蜗杆传动的发展与研究概况第12-15页
     ·直廓环面蜗杆副的发展概况第12-13页
     ·国内关于环面蜗杆副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国外关于环面蜗杆副的研究现状第14-15页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第15-17页
2 直廓环面蜗杆副的啮合理论第17-29页
   ·蜗杆齿面方程第17-22页
     ·坐标架的选择第17-18页
     ·坐标转换矩阵与坐标旋转公式第18-20页
     ·蜗杆齿面方程的建立第20-22页
   ·蜗轮齿面方程第22-27页
     ·标架的选择与坐标系的转换第22-24页
     ·蜗杆与蜗轮啮合方程的建立第24-26页
     ·蜗轮齿面方程的建立第26-27页
   ·蜗轮与蜗杆的瞬时接触线方程第27-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3“原始型”直廓环面蜗杆副齿面的可视化第29-39页
   ·蜗杆齿面的可视化第29-34页
     ·蜗杆基本参数的选择与计算第29-30页
     ·绘制“原始型”蜗杆左侧齿面第30-31页
     ·绘制“原始型”蜗杆的对称齿面第31-33页
     ·绘制“原始型”蜗杆的右侧齿面和完整齿面第33-34页
   ·蜗轮齿面的可视化第34-38页
     ·蜗轮基本参数的选择和计算第34-36页
     ·“原始型”蜗轮第一齿面的建立第36页
     ·“原始型”蜗轮第二齿面的建立第36-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4 与接触线相关的变量关系第39-51页
   ·确定φ_1 的取值范围第39-40页
   ·φ_1~*为定值时φ_1 与 Δ 的关系第40-43页
   ·φ_1~*为定值时φ_1 与u的关系第43-50页
     ·当φ_1~*=1 ~ 18.4rad时φ_1 与u的关系第43-44页
     ·当φ_1~*=18.5 ~ 20rad时φ_1 与u的关系第44-46页
     ·当φ_1~*=20.1 ~ 21.5rad时φ_1 与u的关系第46-47页
     ·当φ_1~*=21.6 ~ 22.1rad时φ_1 与u的关系第47-48页
     ·当φ_1~*=22.2 ~ 31.9rad时φ_1 与u的关系第48-49页
     ·当φ_1~*=32 ~ 40rad时φ_1 与u的关系第49-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5 蜗轮齿面上理论接触线分布规律第51-59页
   ·蜗轮齿面边界确定第51-52页
   ·当φ_1~*=1rad~ 20rad时接触线分布规律第52-53页
   ·当φ_1~*=20.1rad~ 22.1rad时接触线分布规律第53-54页
   ·当φ_1~*=21.6rad~ 22.1rad时接触线分布规律第54-55页
   ·当φ_1~*=22.2rad~ 39rad时接触线分布规律第55-57页
   ·本章小结第57-59页
6 蜗轮齿面上实际接触线分布规律第59-69页
   ·刀具轨迹面的建立第59-60页
     ·刀具轨迹面方程第59-60页
     ·刀具轨迹面的绘制第60页
   ·刀具轨迹面与蜗轮齿面理论接触线的关系第60-62页
     ·当φ_1~*=1 ~ 20rad时蜗轮齿面理论接触线与刀具轨迹面的位置关系第60-61页
     ·当φ_1~*=21 ~ 39rad时蜗轮齿面理论接触线与刀具轨迹面的位置关系第61-62页
   ·刀具轨迹面与蜗轮齿面包络面在中央棱线处的关系第62-68页
     ·刀具轨迹面在中央棱线P点处的单位法线向量第62-65页
     ·蜗轮齿面包络面在中央棱线P点处的单位法线向量第65-67页
     ·P点的性质第67-68页
   ·蜗轮齿面特性第68页
   ·本章小结第68-69页
7 总结与展望第69-71页
   ·全文总结第69页
   ·创新点第69-70页
   ·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作者简历第75-77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约束独立分量分析的齿轮箱故障诊断研究
下一篇:基于ARM的机载飞行数据记录仪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