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 第一节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 一、研究目的 | 第7页 |
| 二、研究意义 | 第7-8页 |
| 第二节 国内外生态经济研究进展情况 | 第8-11页 |
| 一、国外研究进展状况 | 第8-9页 |
| 二、国内研究进展状况 | 第9-11页 |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 第11-12页 |
| 一、研究思路 | 第11页 |
| 二、研究的框架 | 第11-12页 |
| 第四节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 一、重点和难点 | 第12页 |
| 二、可能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生态经济理论和研究方法 | 第14-21页 |
| 第一节 基础理论 | 第14-15页 |
| 一、生态经济学理论概述 | 第14页 |
| 二、生态与经济协调理论 | 第14-15页 |
|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5页 |
| 第二节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5-16页 |
| 一、环境经济学理论 | 第15-16页 |
| 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6页 |
| 第三节 分析方法与技术支持 | 第16-21页 |
| 一、主成分分析 | 第16-18页 |
| 二、协调发展评价方法 | 第18-19页 |
| 三、传统系统聚类方法 | 第19-21页 |
| 第三章 新疆区域生态与经济发展状况 | 第21-25页 |
| 第一节 新疆生态现状 | 第21-22页 |
| 一、自然生态环境基础薄弱,荒漠化加剧 | 第21页 |
| 二、草场退化加剧,自然灾害频发 | 第21-22页 |
| 三、水资源问题十分严峻 | 第22页 |
| 第二节 新疆经济发展现状 | 第22-23页 |
| 第三节 新疆生态和经济协调状况 | 第23-25页 |
| 第四章 新疆生态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思路 | 第25-28页 |
| 第一节 新疆生态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5-27页 |
| 一、构建新疆生态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 第25页 |
| 二、构建新疆生态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本原则 | 第25-26页 |
| 三、新疆生态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6-27页 |
| 第二节 新疆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思路 | 第27-28页 |
| 第五章 新疆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水平结果分析和优化策略 | 第28-51页 |
| 第一节 新疆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 第28-33页 |
| 一、新疆区域生态子系统指标综合评价 | 第28-30页 |
| 二、新疆经济子系统指标综合评价 | 第30-32页 |
| 三、新疆区域生态与经济协调状况评价 | 第32页 |
| 四、新疆生态经济聚类分析 | 第32-33页 |
| 第二节 评价分析和优化策略 | 第33-51页 |
| 一、第一类为生态环境较好,经济水平较好,生态经济良好协调 | 第34-35页 |
| 二、第二类为生态环境较差,经济水平较好,生态经济中级协调 | 第35-38页 |
| 三、第三类为生态环境较好,经济水平较差,生态经济中级协调 | 第38-41页 |
| 四、第四类为生态环境较差,经济水平较差,生态经济初级协调 | 第41-44页 |
| 五、第五类为生态环境差,经济水平好,生态经济轻度失调衰退 | 第44-46页 |
| 六、第六类为生态环境差,经济水平差,生态经济中度失调衰退 | 第46-51页 |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和展望 | 第51-53页 |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51-52页 |
| 第二节 展望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