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术语与缩略语表 | 第7-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高氟水的现状及对人体的危害 | 第11-13页 |
·氟的性质 | 第11页 |
·高氟水的来源 | 第11页 |
·高氟水的危害 | 第11-12页 |
·高氟水的分布 | 第12-13页 |
·常用的除氟技术及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沉淀法 | 第13-14页 |
·离子交换法 | 第14页 |
·膜分离技术 | 第14-15页 |
·吸附法 | 第15-16页 |
·活性氧化铝除氟技术研究进展 | 第16-21页 |
·吸附的基本理论 | 第16-19页 |
·活性氧化铝的除氟机理探讨 | 第19-20页 |
·活性氧化铝改性除氟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2. 引言 | 第21-23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1-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3-30页 |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仪器设备 | 第23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23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23-24页 |
·实验方法 | 第24-28页 |
·改性吸附剂的制备 | 第24-25页 |
·不同改性剂改性活性氧化铝单因素试验方法 | 第25页 |
·不同改性剂改性活性氧化铝的制备 | 第25页 |
·不同改性剂改性活性氧化铝的正交试验方法 | 第25页 |
·复合改性活性氧化铝的正交试验方法 | 第25页 |
·复合改性活性氧化铝的制备 | 第25-26页 |
·改性活性氧化铝去除水中氟的静态吸附实验 | 第26页 |
·改性活性氧化铝除氟效果比较实验方法 | 第26页 |
·改性活性氧化铝的吸附性能评价实验方法 | 第26-27页 |
·吸附饱和改性吸附剂的制备 | 第27页 |
·氢氧化钠再生实验方法 | 第27页 |
·氢氧化钠再生条件优化实验方法 | 第27-28页 |
·吸附饱和改性活性氧化铝的再生效果评价方法 | 第28页 |
·分析测定方法 | 第28-30页 |
·氟离子浓度的测定方法 | 第28页 |
·吸附剂吸附容量的计算 | 第28页 |
·溶液中其他离子浓度的测定方法 | 第28-29页 |
·改性活性氧化铝的表征 | 第29-30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30-58页 |
·活性氧化铝改性条件优化 | 第30-44页 |
·单因素试验结果 | 第30-35页 |
·正交试验结果 | 第35-42页 |
·不同改性剂改性活性氧化铝除氟效果比较 | 第42-43页 |
·H_2SO_4-Al_Cl_3-MGAA安全性评价 | 第43-44页 |
·H_2SO_4-Al_Cl_3-MGAA吸附性能研究结果 | 第44-51页 |
·改性活性氧化铝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44-46页 |
·改性活性氧化铝的吸附等温线 | 第46-47页 |
·改性活性氧化铝的吸附热力学 | 第47-48页 |
·原水pH对除氟效果的影响 | 第48-50页 |
·共存阴离子对除氟效果的影响 | 第50-51页 |
·H_2SO_4-Al_Cl_3-MGAA吸附除氟机理研究结果 | 第51-54页 |
·GAA与H_2SO_4-Al_Cl_3-MGAA BET分析 | 第51-52页 |
·SEM测定结果分析 | 第52-53页 |
·XRD测定结果分析 | 第53页 |
·溶液中离子ICP法分析 | 第53页 |
·XRF测定结果分析 | 第53-54页 |
·H_2SO_4-Al_Cl_3-MGAA解吸-再生过程研究 | 第54-58页 |
·氢氧化钠再生条件优化 | 第55-57页 |
·再生次数 | 第57-58页 |
5. 讨论 | 第58-59页 |
6.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个人简介 | 第68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