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0页 |
| ABSTRACT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19页 |
| ·国内外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 ·国内外土地整治生态问题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 ·综合述评 | 第18-19页 |
| ·本文研究内容、方法、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9-24页 |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21-24页 |
| 第二章 土地整治生态风险评价基础理论研究 | 第24-30页 |
| ·生态风险评价的相关概念 | 第24-25页 |
| ·生态风险评价的内涵 | 第24页 |
| ·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的内涵 | 第24-25页 |
| ·土地整治的相关概念 | 第25-27页 |
| ·土地整治的内涵 | 第25-26页 |
| ·土地整治的特点 | 第26-27页 |
| ·土地整治生态风险的相关概念 | 第27-30页 |
| ·土地整治生态风险的概念 | 第27-28页 |
| ·土地整治生态风险的特点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土地整治生态风险评价框架 | 第30-36页 |
| ·研究区界定和分析 | 第30页 |
| ·风险受体与生态终点的选取 | 第30-31页 |
| ·风险源分析 | 第31-32页 |
| ·暴露危害分析 | 第32-33页 |
| ·风险表征 | 第33-34页 |
| ·风险管理 | 第34-36页 |
| 第四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 第36-46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36-37页 |
| ·研究区域区位概况 | 第36页 |
| ·自然地理条件 | 第36-37页 |
| ·研究区遥感图像处理 | 第37-46页 |
| ·数据源及分析软件 | 第37-38页 |
| ·遥感图像波段优选 | 第38-40页 |
| ·遥感图像几何精校正 | 第40-41页 |
| ·遥感图像剪裁 | 第41-42页 |
| ·遥感图像解译 | 第42-46页 |
| 第五章 土地整治生态风险评价实证研究——以广西北流市为例 | 第46-66页 |
| ·风险识别 | 第46-48页 |
| ·风险源分析 | 第46页 |
| ·生境类型 | 第46-47页 |
| ·生态终点的选取 | 第47-48页 |
| ·概念模型的构建 | 第48-51页 |
| ·评价小区划分 | 第51页 |
| ·暴露危害分析 | 第51-57页 |
| ·风险表征 | 第57-61页 |
| ·风险管理 | 第61-66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66-74页 |
| ·结论 | 第66-67页 |
| ·政策建议 | 第67-71页 |
| ·农用地整理相关建议 | 第67-68页 |
|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相关建议 | 第68-69页 |
| ·土地复垦相关建议 | 第69-70页 |
| ·未利用地开发相关建议 | 第70页 |
| ·基础能力建设相关建议 | 第70-71页 |
|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71-74页 |
| ·可能的创新 | 第71-72页 |
| ·讨论 | 第72-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