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3页 |
1. 选题的来源及意义 | 第7-9页 |
·选题的来源 | 第7-8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8页 |
·选题的不足之处 | 第8-9页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框架理论的国内外研究 | 第9-10页 |
·将传播学与国际关系学相结合的国内外研究 | 第10-11页 |
3.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第11-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论文框架 | 第12-13页 |
第1章 新闻媒体与双边关系 | 第13-24页 |
·新闻媒体及其功能、效果与作用 | 第13-18页 |
·新闻媒体的概念 | 第13-14页 |
·新闻媒体的功能 | 第14-16页 |
·新闻传播的效果 | 第16-17页 |
·新闻媒体的作用 | 第17页 |
·我国的新闻媒体 | 第17-18页 |
·双边关系及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 | 第18-19页 |
·新闻媒体与双边关系的相互关系 | 第19-20页 |
·双边关系的客观情况影响新闻媒体对国际关系的报道 | 第19-20页 |
·新闻媒体对双边关系的发展具有反作用 | 第20页 |
·新闻媒体在国际关系发展中的责任 | 第20-22页 |
·客观真实报道,坚守媒体原则 | 第21-22页 |
·维护国家利益,恪守公民职责 | 第22页 |
·运用媒体权力,发挥积极作用 | 第22页 |
·小结 | 第22-24页 |
第2章 冷战后的中日关系(1991-2000) | 第24-29页 |
·冷战后中日关系整体发展情况 | 第24-26页 |
·1991-1993:甜蜜期 | 第26-27页 |
·1994-1995:下滑期 | 第27页 |
·1996-1998:冰河期 | 第27-28页 |
·1999-2000:恢复期 | 第28-29页 |
第3章 1991-2000年《人民日报》中的中日关系 | 第29-52页 |
·《人民日报》中的中日关系整体情况 | 第29-35页 |
·《人民日报》涉日报道数量的整体情况 | 第29-30页 |
·《人民日报》涉日报道版面的整体情况 | 第30-32页 |
·《人民日报》涉日报道篇幅的整体情况 | 第32-33页 |
·《人民日报》涉日报道主题的整体情况 | 第33-35页 |
·《人民日报》报道中日关系的内容、方式及其影响 | 第35-41页 |
·政治主题下的《人民日报》涉日报道 | 第37-38页 |
·经济主题下的《人民日报》涉日报道 | 第38页 |
·外交主题下的《人民日报》涉日报道 | 第38-39页 |
·历史主题下的《人民日报》涉日报道 | 第39-40页 |
·自然灾害和事故主题下的《人民日报》涉日报道 | 第40-41页 |
·科教文体主题下的《人民日报》涉日报道 | 第41页 |
·《人民日报》中的中日关系在不同阶段的具体情况 | 第41-51页 |
·1991-1993:积极回暖 | 第42-44页 |
·1994-1995:矛盾初现 | 第44-47页 |
·1996-1998:急速下降 | 第47-49页 |
·1999-2000:缓慢恢复 | 第49-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第4章 《人民日报》与中日关系 | 第52-57页 |
·中日关系的客观情况决定《人民日报》的报道 | 第52页 |
·《人民日报》影响中日关系的发展 | 第52-57页 |
·《人民日报》对中日关系发展的推动作用 | 第53-55页 |
·《人民日报》报道中日关系时存在的问题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启示与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附录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附件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