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9页 |
·贵金属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1-16页 |
·贵金属纳米粒子形貌的控制合成 | 第11-15页 |
·贵金属纳米材料的应用 | 第15-16页 |
·负载纳米粒子的研究 | 第16-21页 |
·负载纳米粒子的方法 | 第17-18页 |
·钯纳米粒子的载体类型 | 第18-21页 |
·Suzuki偶联反应的研究 | 第21-27页 |
·Suzuki偶联反应的机理 | 第21-22页 |
·无配体钯催化剂催化Suzuki偶联反应 | 第22-24页 |
·有机配体催化剂Suzuki偶联反应 | 第24-26页 |
·Suzuki偶联反应的反应条件 | 第26页 |
·Suzuki偶联反应的应用(可合成功能材料) | 第26-27页 |
·在Suzuki偶联反应中微波技术的应用 | 第27页 |
·本论文选题依据和主要内容 | 第27-29页 |
第2章 合成不同形貌钯纳米粒子 | 第29-38页 |
·引言 | 第29-30页 |
·实验部分 | 第30-32页 |
·主要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30页 |
·绒球状钯纳米粒子的合成 | 第30页 |
·类球形纳米粒子的合成 | 第30-31页 |
·二十面体钯纳米粒子的合成 | 第31页 |
·Pd纳米粒子的TEM表征 | 第31页 |
·Pd纳米粒子的XRD表征 | 第31页 |
·Pd纳米粒子的XPS表征 | 第31-3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2-37页 |
·不同形貌的钯纳米粒子的TEM表征 | 第32-33页 |
·不同形貌钯纳米粒子的XRD分析 | 第33-34页 |
·不同形貌的钯纳米粒子的XPS分析 | 第34-36页 |
·反应时间对合成钯纳米粒子的影响 | 第36-37页 |
·反应温度对合成类球形纳米钯的影响 | 第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3章 负载不同形貌钯纳米粒子催化剂 | 第38-45页 |
·引言 | 第38-39页 |
·实验部分 | 第39-40页 |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39页 |
·实验部分 | 第39-4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0-44页 |
·负载钯纳米粒子催化剂的TEM表征 | 第41-42页 |
·负载钯纳米粒子催化剂的XRD分析 | 第42-43页 |
·负载钯纳米粒子催化剂中钯含量的分析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负载钯纳米粒子催化剂对Suzuki偶联反应的催化性能的研究 | 第45-51页 |
·引言 | 第45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45-46页 |
·实验部分 | 第46页 |
·实验方法 | 第4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6-51页 |
·负载钯纳米粒子催化剂的XPS分析及XRD分析 | 第46-47页 |
·温度对Suzuki偶联反应的影响 | 第47-48页 |
·反应时间对Suzuki偶联反应的影响 | 第48页 |
·负载钯纳米粒子催化剂的产率 | 第48-49页 |
·负载钯纳米粒子催化剂的循环次数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