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2页 |
| 主要英文缩略词简表 | 第12-13页 |
| 前言 | 第13-15页 |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第15-20页 |
| 1. 中医药对糖尿病肾病机制的认识及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 | 第15-16页 |
| ·糖尿病肾病治法方药的研究 | 第16-17页 |
| 2.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肾病机制的认识 | 第17-20页 |
| ·炎症反应与DN的关系 | 第17页 |
| ·JAK/STAT信号通路的概述 | 第17-18页 |
| ·SOCS-1在DN中的作用 | 第18页 |
| ·VEGF在DN中的致炎作用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第20-36页 |
| 1. 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 ·实验动物 | 第20页 |
| ·实验药物 | 第20页 |
| ·实验试剂 | 第20页 |
| ·实验仪器 | 第20-21页 |
| ·实验常用液体配制 | 第21页 |
| 2. 实验方法 | 第21-26页 |
| ·动物模型的制备 | 第21-22页 |
| ·分组方法 | 第22页 |
| ·给药方法 | 第22页 |
| ·标本收集与测定 | 第22页 |
| ·肾组织病理学检查(HE染色) | 第22-23页 |
| ·免疫组化法检测SOCS-1、TGF-β1、VEGF的表达 | 第23-24页 |
| ·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SOCS-1、VEGF蛋白的表达 | 第24-26页 |
| 3. 统计学处理 | 第26页 |
| 4. 实验结果 | 第26-36页 |
| ·糖尿病大鼠成模率和死亡率 | 第26页 |
| ·体重变化 | 第26-27页 |
| ·生化指标变化 | 第27-29页 |
|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比较 | 第29页 |
| ·肾脏病理改变 | 第29-30页 |
| ·免疫组化法分析肾脏SOCS-1、TGF-β1、VEGF的表达 | 第30-34页 |
| ·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肾脏SOCS-1、VEGF的表达 | 第34-36页 |
| 第三章 讨论 | 第36-39页 |
| 1 糖尿病大鼠模型的评价 | 第36页 |
| 2 对本实验最终糖尿病肾病模型成立的分析 | 第36-37页 |
| 3 选择氯沙坦钾作为糖肾合剂阳性对照的原因 | 第37页 |
| 4 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 第37页 |
| 5 总结实验设计的不足 | 第37-38页 |
| 6 选择糖肾合剂做为研究对象的理由 | 第38-39页 |
| 结语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 攻读硕士研究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44-45页 |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