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6页 |
| ·~(129)I的来源 | 第14-17页 |
| ·自然源 | 第14页 |
| ·人为源 | 第14-17页 |
| ·植物中 ~(129)I的核环境应用研究 | 第17-19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 ·碘的分离和 ~(129)I测量 | 第19-23页 |
| ·~(129)I的测量方法 | 第19-21页 |
| ·植物中碘分离方法 | 第21-23页 |
| ·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23-26页 |
| ·研究意义 | 第23-24页 |
| ·研究目标 | 第24页 |
| ·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 第二章 碱灰化法分离植物样品中的碘 | 第26-34页 |
| ·实验部分 | 第26-30页 |
| ·实验设备与试剂 | 第26-27页 |
| ·样品采集和前处理 | 第27页 |
| ·植物样品的碱灰化法分解 | 第27-28页 |
| ·碘的萃取分离 | 第28页 |
| ·AgI靶源制备 | 第28-29页 |
| ·~(127)I的ICP-MS测定 | 第29页 |
| ·~(129)I的AMS测定 | 第29-3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0-33页 |
| ·灰化温度和灰化时间对碘回收率影响 | 第30-31页 |
| ·碱加入量对植物样品灰化过程碘回收率的影响 | 第31-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氧化燃烧法方法分离植物样品中的碘 | 第34-52页 |
| ·实验部分 | 第35-37页 |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35-36页 |
| ·样品采集和前处理 | 第36页 |
| ·植物样品中碘的氧化燃烧分离 | 第36-37页 |
| ·碘的分离纯化和加速器靶源制备 | 第37页 |
| ·~(127)I的ICP-MS测定和 ~(129)I的AMS测定 | 第3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6页 |
| ·植物样品氧化燃烧方法 | 第38-41页 |
| ·样品灰化温度和时间对碘回收率的影响 | 第41-43页 |
| ·植物样品氧化燃烧中释出碘的捕集 | 第43-44页 |
| ·~(129)I加速器质谱分析碘靶源制备 | 第44-46页 |
| ·分析方法及探测限 | 第46页 |
| ·植物样品分析 | 第46-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 第四章 我国西北地区植物样品 ~(129)I含量、分布及来源 | 第52-72页 |
| ·样品采集和预处理 | 第52-59页 |
| ·采样信息 | 第52-58页 |
| ·样品预处理 | 第58-59页 |
| ·实验部分 | 第59-61页 |
|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59页 |
| ·植物样品中碘的分离 | 第59-60页 |
| ·流程空白实验 | 第60页 |
| ·~(129)I和 ~(127)I的测定 | 第60-6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1-71页 |
| ·我国西北地区植物中 ~(129)I水平和分布 | 第61-65页 |
| ·我国西北地区植物中 ~(129)I来源分析 | 第65-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 ·结论 | 第72-73页 |
| ·主要问题与展望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84页 |
| 作者简介 | 第84-86页 |
| 发表文章及参加学术活动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