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外交、国际关系论文--国际关系论文--区域性组织和会议论文

欧盟对外行动署的建立过程与成效分析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6页
绪论第6-9页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6页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第6-7页
 三、研究思路第7-9页
第一章:欧盟对外政策的起源第9-31页
 第一节:实现欧洲共同防卫的尝试与努力第9-14页
  一、二战后的西欧第9-10页
  二、欧洲联合的努力: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与欧洲防务共同体的失败第10-11页
  三、欧洲经济共同体及其政治特点第11-14页
 第二节:冷战背景下欧洲政治合作的建立第14-19页
  一、戴高乐与富歇计划第14-15页
  二、卢森堡报告第15-16页
  三、1974年12月的巴黎峰会第16-19页
 第三节:从《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到《阿姆斯特丹条约》与《尼斯条约》第19-25页
  一、《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和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第19-21页
  二、《阿姆斯特丹条约》:高级代表与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发展第21-22页
  三、《尼斯条约》: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渐趋完善第22-25页
 第四节:欧洲宪法否决后的《里斯本条约》第25-31页
  一、失败的《欧盟宪法条约》:一个被否决的跨跃第25-27页
  二、《里斯本条约》:欧盟共同外交政策的新方案第27-28页
  三、欧盟对外行动署的序言——为何是《里斯本条约》?第28-31页
第二章:欧盟对外行动署的角色与构成第31-48页
 第一节:建立过程与法律基础第31-35页
  一、《里斯本条约》:欧盟对外行动署的基础条约第32页
  二、《建立欧盟对外行动署的理事会决定》:欧盟对外行动署的行动指南第32-35页
 第二节:人员构成与机制架构第35-42页
  一、欧盟对外行动署的部门结构第35-37页
  二、对外行动署人员构成与职位设置第37-39页
  三、高级代表的三重身份与责任第39-42页
 第三节:欧盟对外行动署与欧盟机构的互动关系第42-46页
  一、对外行动署与欧洲理事会主席第42页
  二、对外行动署与欧盟理事会第42-43页
  三、对外行动署与欧盟委员会第43-44页
  四、对外行动署与欧洲议会第44-46页
 第四节:对外行动署与欧盟成员国——超国家框架中的国家外交第46-48页
第三章:欧盟对外行动署运行评估:成效卓越还是弊端重重?第48-58页
 第一节:内部协调困难重重第48-52页
  一、权责不清、整合困难第48-49页
  二、资源有限、工具不足第49页
  三、机制并存、难以统一第49-52页
 第二节:外部困境:对外行动署与成员国的分歧——以阿拉伯之春为例第52-58页
  一、突尼斯和埃及——阿拉伯之春的序幕与滞后的“统一”立场第52-54页
  二、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与禁飞区——欧盟对外行动署的双重困境第54-58页
结论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73页
附件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美国环保协会对环保决策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联合政府与对华政策:英国卡梅伦政府第一任期对华政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