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论大众传播时代媒体的科学理性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8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8-10页
 二、文献的综述与评论第10-16页
  (一) 核心主题文献第10-13页
  (二) 指导思想文献第13-14页
  (三) 相关背景文献第14-16页
 三、研究视角、方法和框架第16-17页
  (一) 研究视角第16页
  (二) 研究方法第16页
  (三) 研究框架第16-17页
 四、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第17-18页
第二章 科学理性与媒体认识论第18-32页
 一、理性与科学理性第18-21页
  (一) 科学理性的兴起及其规定第18-19页
  (二) 科学理性与科学主义第19-20页
  (三) 科学理性的认识论地位第20-21页
 二、媒体的意义生成论第21-24页
  (一) 作为意义生成主体的媒体第21-22页
  (二) 尊重事实是意义生成的基础第22-23页
  (三) 从现象进达于本质第23-24页
 三、媒体的形象创制论第24-30页
  (一) 媒体形象的类型第24-26页
  (二) 媒体形象创制的结构要素第26-30页
 引文和注释第30-32页
第三章 媒体效用的价值论评析第32-43页
 一、媒体的文化属性和产业属性第32-35页
  (一) 媒体的产业化浪潮第32-33页
  (二) 固守媒体的文化属性第33-34页
  (三) 媒体的"反文化"迷思第34-35页
 二、媒体的科学责任第35-38页
  (一) 普及科学知识的责任第36-37页
  (二) 对弘扬科学精神的责任第37-38页
 三、媒体的社会评价第38-40页
  (一) 评价主体的变化第38-40页
 四、评价指标的构建第40-41页
 引文和注释第41-43页
第四章 交往关系与媒体科学理性第43-56页
 一、交往与合理性问题第43-47页
  (一) 马克思的交往理论第43-44页
  (二) 合法性与合理性:交往理性的后现代重构第44-45页
  (三) 科学理性与工具理性辨析第45-47页
 二、科学理性与信息时代的媒体传达第47-54页
  (一) 网络媒体时代的大众传播第48-49页
  (二) 个人自由与科学公平第49-52页
  (三) 全球化对媒体科学理性的挑战第52-54页
 引文和注释第54-56页
第五章 媒体科学理性的重构第56-64页
 一、转型期媒体对科学理性的疏离第56-59页
  (一) 消费主义与媒体功利主义第56-58页
  (二) 走出娱乐中心主义的误区第58-59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媒体文化与科学理性第59-62页
  (一) 弘扬主旋律第59-61页
  (二) 走文化创新之路第61-62页
 引文和注释第62-64页
结论第64-66页
 引文和注释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0-72页
致谢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羽实蕨及其近缘种配子体和胚胎发育的研究
下一篇:Fe3O4/SiO2磁性载体固定化漆酶降解甲基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