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22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我国能源利用现状 | 第11页 |
·生物质能源及其利用 | 第11-12页 |
·纤维素的结构和性质 | 第12-14页 |
·化学结构 | 第12页 |
·晶体结构 | 第12-13页 |
·氢键网络与结晶度 | 第13页 |
·聚合度 | 第13页 |
·可及度 | 第13页 |
·反应性能和路径 | 第13-14页 |
·纤维素水解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液体酸水解 | 第14-15页 |
·固体酸水解 | 第15-16页 |
·酶法水解 | 第16-17页 |
·纤维素预处理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物理方法预处理 | 第17-18页 |
·浓酸预处理 | 第18页 |
·离子液体预处理 | 第18-19页 |
·碱溶液预处理 | 第19页 |
·氧化预处理 | 第19-20页 |
·其他预处理方法 | 第20页 |
·课题的研究内容、创新点和研究路线 | 第20-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研究路线 | 第21页 |
·创新点 | 第21-22页 |
2 实验器材与分析方法 | 第22-26页 |
·实验仪器 | 第22-23页 |
·实验试剂 | 第23-24页 |
·分析检测方法 | 第24-26页 |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24页 |
·扫描电镜分析(SEM) | 第24页 |
·纤维素聚合度的检测(DP) | 第24页 |
·热重分析(TG) | 第24页 |
·环境扫描电镜分析(ESEM) | 第24页 |
·纤维素转化率(Conversion)的检测 | 第24页 |
·水解产物总还原糖的检测 | 第24-25页 |
·水解产物葡萄糖的检测 | 第25页 |
·主要的水解副产物的检测 | 第25-26页 |
3 NaOH/尿素溶胀体系预处理纤维素及微波辅助酸水解 | 第26-37页 |
·引言 | 第26页 |
·实验操作 | 第26-27页 |
·α-纤维素凝胶化预处理 | 第26-27页 |
·微波辅助下的酸催化水解 | 第27页 |
·其他几种纤维素的预处理及酸水解 | 第2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7-35页 |
·扫描电镜分析 | 第27-28页 |
·环境扫描电镜分析 | 第28-29页 |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29页 |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纤维素水解效率的影响 | 第29-30页 |
·酸浓度对纤维素水解的影响 | 第30-31页 |
·反应时间对纤维素水解的影响 | 第31-32页 |
·不同纤维素的预处理及水解分析 | 第32-33页 |
·水凝胶在微波辐射下反应机理分析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4 NaOH溶胀/HCl中和体系预处理纤维素及微波辅助酸水解 | 第37-47页 |
·引言 | 第37页 |
·实验操作 | 第37-3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8-45页 |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38-40页 |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水解反应的影响分析 | 第40-42页 |
·不同条件对水解反应的影响分析 | 第42-44页 |
·不同纤维素的预处理及水解分析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7页 |
·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6页 |
附录 | 第56-57页 |
附录Ⅰ 本人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